通晓查询首页|诗词大全|解梦大全|老黄历
通晓查询 > 百家姓大全 > 传姓

输入姓氏,例如查找 王 姓起源,输入 “王” 或 “wang” 即可

传姓,传氏,传姓起源

传

【姓氏名称】

【姓氏繁体】

【姓氏拼音】zhuàn

【姓氏人口】约 5 千

【姓氏排名】第 917 位

【姓氏分类】 -

【是否常用】 稀有姓氏

传姓的百家姓排名

时间排名时间排名时间排名
最新9172018年2014年
2013年2007年2006年
1995年1987年1982年
明朝元朝宋朝
北宋

传姓的起源

传姓主要源自:姬姓。

传姓传姓起源一

源于姬姓,出自南北朝时期佛教大师庞传翕,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史籍《通志·氏族略》及《千家姓查源》等记载,庞氏出自周文王之子毕公高之后,因支庶后羿被封于庞邑(今河南南阳),因此其后世子孙以邑为氏,称庞氏。中国佛教禅宗史料记载:西天维摩诘菩萨名叫昙摩留支,传第二世毗金耶无垢、第三世贤行、第四世雨室、第五世弥勒、第六世传翕——世人称传大士。这是达摩禅学一脉。庞氏一族传至庞传翕,婺州义乌人(今浙江义乌年),原来只是个小渔夫,他天质淳和,与乡亲一起捕鱼时常怀慈悲之心,把鱼具沉入水中,说:“鱼啊,鱼啊,愿走便走,愿留就留!”人们都认为他这样做蠢得很。

南朝梁武帝萧衍天监十一年(公元513年),庞传翕十六岁,与畱氏成婚,生下普建、普成二子。南朝梁普通元年(公元520年)二十四岁时,遇梵僧嵩头陀,有所感悟,于是在松山下双寿树间结庵而居,自号“双林当来下生善慧大士”,从此被人们称为“传大士”。他常与其妻一起,白天出去替人做事,晚上归庵弘扬佛法,苦行七年,多次得到感应,呈现瑞相。四众纷纷前来礼佛。郡太守王杰以其为“妖妄”,将之捕捉入狱,传大士因此绝食十多天,后来王太守深感愧疚,又释放了他。庞传翕后在南朝梁时期建有龙华寺、双林寺等著名佛教寺院,他在南朝梁、南朝陈时期甚为当时的佛教界和世人称道,遗有敦煌古抄《梁朝传大士颂金刚经》一部。在史籍《禅林类聚》中记载有一段十分有趣的事情:“梁武帝请传大士讲经,大士升座,以界尺挥案一下,便下座,帝愕然。”这大概就是庞传翕“般若法藏,并在身心”的最精彩表示。

在庞传翕归佛之前有后裔数人,皆以先祖名字之“传”为姓氏,称传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传氏正宗。传氏族人大多尊奉庞传翕为得姓始祖。

传姓传姓起源二

源于官位,出自两周时期官吏传遽,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传遽,亦称驿递、驿传,简称“传”,官位属于“士”的一种,相当于今日的机要专递员,或特种邮政专递员。遽也,驿递曰传。《礼·玉藻》中记载:“士曰传遽之臣。注:驿传车马,所以供急遽之令,士贱而给役使,故自称如此。又古者以车驾马,乗诣京师,谓之传车。后又置驿骑,用单马乗之,若今之递马。”在古代,凡四马高足为“置传”,四马中足为“驰传”,四马下足为“乗传”,一马二马为“轺传”。到了汉朝时期,按大汉律,诸当乗传及发驾置传者,皆持尺五寸木传信,封以御史大夫印章,其乗传参封之。参,就是“三”。有期会絫封两端,端各两封,凡四封。乗置驰传五封之,两端各二,中央一轺,传两马再封之,一马一封,以马驾轺车而乗传,曰一封轺传。

在这类传遽、驿传、置传、驰传、乗传、轺传等的后裔子孙中,即有称传氏者,皆世代相传至今。

传姓传姓起源三

源于官位,出自秦、汉时期边防官吏关传,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关传,本来是一种通关符节。在典籍《周礼·地官·司关》中记载:“凡所达货贿,则以节传出之。”在史籍《前汉·文帝纪·注》中记载张晏曰:“关传,信也,若今过所也。如淳曰:两行书缯帛,分持其一,出入关,合之乃得过,谓之传。师古曰:今或用棨刻木为合符。”古代,人们进出各类关隘之时,由掌关官员颁发给一份通关符节,在不同的朝代、关隘,有不同形式的通关符节,就如同当今的通行证。古代的通行符节,多由木、竹、缯、铜、铁、银、金、玉等材质制作,对民多用木、竹、缯,对官多用铜、铁、银、金、玉,称作“关传”,由一式两分而成,通关者执一半,关隘上存一半,进者办完事出关、或出者办完事入关,两下进行比对,字符纹样一致者方得通过。管理这些留关“关传”的官员,也因此就称为“关传”、“关传员”、“关传吏”、“关传使”等等,尤其在中原王朝与周边各民族之间发生争战的汉、唐、宋、元、明诸朝历史时期,这些官吏的职能尤为重要。

在这些“关传”的后裔子孙中,即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关传氏,后省文简改为单姓关氏、传氏等,世代相传至今。

传姓传姓起源四

源于蒙古族,出自元时期蒙古族官吏巴格西,属于以官职称谓汉化为氏。巴格西,全称为拉让巴格西、或拉然巴格西,是蒙古民族中的一种原始官吏称谓,汉义“传授者”,即老师、师尊的意思。在元朝时期,巴格西为朝廷指派给各王府的太学教师,专职教授贵族子女们文化知识,享有俸禄。千百年来,巴格西一直深受蒙古民族的尊敬和爱戴。在巴格西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巴格西氏,亦有藏族引为姓氏者。

明朝初叶以后,蒙古族、藏族巴格西氏多有按汉义冠汉姓为传氏者,世代相传至今。

传姓的分布

传氏是一个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在台湾省则明列第七百六十位,以婺州为郡望。

今上海市,内蒙古自治区的呼和浩特市,湖北省的武汉市,台湾省等地,均有传氏族人分布。

传姓的郡望

婺 州:即古缙州。西汉时期置郡,三国时期孙吴国宝鼎元年(丙戌,公元266年)再分会稽郡置东阳郡,郡治在今浙江省金华分城区,其时辖地在今浙江省金华市一带。以郡在瀫水(今衢江)之东、长山之阳得名。金华设立郡府建置自此始。东阳郡属扬州,领长山(今浙江金华婺城、金东、兰溪)、乌伤(今浙江义乌)、永康、吴宁(今浙江东阳)、丰安(今浙江浦江)、太末(今浙江龙游)、新安(今浙江衢州柯城、衢县)、定阳(今浙江常山)、平昌(今浙江遂昌)九县,治设长山。南朝梁绍泰二年(丙子,公元556年)省东扬州,原辖七郡复还扬州及江州,并析置缙州;是年又复东扬州,省缙州。南朝陈永定三年(己卯,公元559年),又省东扬州,置缙州,将东扬州地并入扬州、缙州以及新析建之闽州;南朝陈天嘉三年(壬午,公元562年)废缙州,旋改东阳郡为金华郡。隋朝开皇九年(己酉,公元589年)废金华郡置婺州;隋大业三年(丁卯,公元607年)改置东阳郡。唐朝武德四年(辛巳,公元621年)改东阳郡置婺州,并于信安县(新安县)分置衢州;唐天宝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改婺州为东阳郡;唐乾元元年(戊戌,公元758年)复改东阳郡为婺州。元朝至元十三年(丙子,公元1276年)改婺州路;元至正十八年(戊戌,公元1358年)农历12月,明太祖朱元璋部攻取婺州路,改为宁越府;元至正二十年(庚子,公元1360年)农历1月,又改宁越府为金华府。其时治所在今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一带。

传姓的堂号

婺州堂:以望立堂,亦称东阳堂、金华堂。

传姓的姓氏源流

一、(傳)zhuàn

现行罕见姓氏。今浙江之嵊县有分布。汉族姓氏。一音chuán,亦为现行姓氏。

传姓的明星名人

传智

传姓的历史名人

传姓名字大全更多

传敏 传金梅 传彩英 传容 传小娅 传秋菊 传菜娣 传术琼 传成毕 传二才 传清美 传秀琴 传显容 传知玲 传新琴 传爱玲 传应芳 传绪容 传宁陵 传尔芳 传红霞 传瑛红 传进滨 传艷 传芬彩 传萍瑛 传藕娣 传葵枝 传碧茶 传衬娣 传佩刁 传月囡 传姣绒 传枚霞 传娣美 传嫩莲 传香鸾 传柔兰 传粉苹 传侠娟 传芝绒 传娇露 传女琴 传沙妹 传桂丝 传婷娣 传嫦芝 传媚娣 传芹妃 传芹烟 传利都 传黛梅 传娟姬 传咪娟 传美娉 传媛姿 传穗娴 传苑莲 传艳嫒 传恋菊 传娣仙 传君绒 传菽娟 传嫦洁 传兄妹 传衬萍 传樱琴 传玫莲 传慧钗 传琴格 传素蓓 传腮琴 传幼姬 传嫦翠 传琼嫣 传伶菊 传荔苹 传友福 传朝 传财华 传培兵 传云中 传程能 传光胜 传东生 传筱莲 传朋连 传印娥 传柳菁 传矿华 传宽芬 传鵁 传俪薇 传黛茹 传姣静 传萃蓉 传学苍 传会典 传莲银 传建华 传小强 传建伟 传记 传文友 传文明 传鉞 传调芬 传啟霞 传容妍 传太南 传福鸣 传祖官 传洪 传在强 传江涛 传俏薇 传兰分 传相领 传成坦 传仙胜 传衍锦 传忠坤 传勇成 传胜清 传霖 传琴娜 传鸟英 传伏君 传丹霓 传伟统 传付军 传文 传开泰 传水仔 传容琴 传秀选 传改绒 传汝付 传应平 传光前 传光荣 传国权 传芙芬 传西雄 传仁村 传聪琼 传宜妹 传良茹 传亭花 传有卓 传阳仙 传祖令 传建 传金石 传世清 传安全 传志成 传智伟 传影娟 传曲兰 传彩格 传毛海 传春 传会 传廷均 传榜碧 传三才 传玉文 传玉海 传兴秀 传兴兰 传贤翼 传勤 传国红 传开红 传屺 传荍 传酋 传浯 传姣萍 传媚媛 传玉桩 传琼淑 传翠妍 传苹莉 传碎春 传太万 传樱萍 传东斗 传群娜 传信木 传布吉 传桂召 传甲连 传花银 传定品 传玲苑 传银灯
百家姓大全提供传姓起源,传姓的标识,传姓繁体,zhuan姓,传姓,传姓的拼音,传氏,传姓起源,传姓名字,传姓明星名人,传姓名人有哪些,传姓的读音,传姓分布,传姓郡望堂号,传姓起名等传姓氏的介绍。

百家姓首字母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