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晓查询首页|诗词大全|解梦大全|老黄历
通晓查询 > 百家姓大全 > 接姓

输入姓氏,例如查找 王 姓起源,输入 “王” 或 “wang” 即可

接姓,接氏,接姓起源

接

【姓氏名称】

【姓氏繁体】

【姓氏拼音】jiē

【姓氏人口】约 7 千

【姓氏排名】第 817 位

【姓氏分类】 -

【是否常用】 稀有姓氏

接姓的百家姓排名

时间排名时间排名时间排名
最新8172018年2014年
2013年2007年2006年
1995年1987年1982年
明朝元朝宋朝
北宋

接姓的起源

接姓主要源自:姜姓、芈姓。

接姓起源一

源于姜姓,出自战国时期齐国公族接子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号为氏。据史籍《史记·孟子荀卿传》记载:“慎到,赵人。田骈、接子,齐人。环渊,楚人。皆学黄老道德之术,因发明序其指意。故慎到著十二论,环渊著上下篇。而田骈、接子皆有所论焉。”在典籍《康熙字典》中也记载:“接,姓。<史记·孟子荀卿传>:接子,齐人,学黄老道德之术。”接子的具体情况史载不详,约为田齐宣王田辟疆执政时期之人,为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齐国在“田代姜齐”之后,第三位君主田齐桓公田午执政时期(公元前374~前357年在位),曾创建了著名的“稷下学宫”,广泛招揽天下贤士,聚徒讲学,著书立说。齐国因此一时人才荟萃,彬彬大盛。到了其孙齐宣王田辟疆执政后(公元前320~前302年),稷下学宫的规模达到鼎盛时期。接子,实名姜接,就是齐国稷下学宫里的一位大学者,与宋衍、尹文、田骈、环渊等人皆以精通黄老道德之术闻名当时。“子”是人们对他的尊称。在接子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号为姓氏者,称接氏,世代相传。

至汉武帝刘彻执政时期(公元前140~前88年),朝堂之下有一位臣子名叫接昕,就是接子的后代。接昕以学识渊博著称,亦被人称为“接子”。传说,大汉王朝从刘彻起才正式使用皇帝年号,那就是由接昕的奏议引出的。汉武帝的第一个年号为“建元元年”,从此,历朝历代帝王国君皆使用自己的年号。

接姓起源二

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末期楚国狂人接舆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楚狂接舆,是春秋晚楚国的隐士,名陆通,芈姓,字接舆,本是楚国公族贵胄的后裔。在春秋末期至战国时期,中国的社会中有一大批知识阶层的人,被称作“士”。士,进以可出将入相,为王者师;退可以独善其身,隐居自适。当然大多数稍有学问的士阶层的人,都希望在仁途中混个一官半职,以求封妻荫子、光宗耀祖。在士阶层中有一批政治集团人物,他们一般不会去应君主之聘,更不会主动投告而为其效力,世上称之为“隐士”。陆通就是其代表人物之一。陆通从小喜欢读书,潜心研究各家学说。他反对轻视劳动人民的思想,亲自耕种,自食其力。成人后好养生之道,经常在四方云游名山川。陆通所处时代为楚昭王熊壬(芈轸)执政时期(公元前515~前488年),楚昭王所主持的楚国政治一片混乱,朝旨夕易、政令无常,并时常与吴国接战。所以陆通平时“躬耕以食”,佯狂不仕,所以也被人们称为称楚狂接舆。

在典籍《论语·微子》中,也记载了孔子与陆通相遇,陆通以《凤兮歌》讽刺孔子的故事:一次,孔子游说来到楚国。陆通唱着歌从驿站门前经过。陆通以《凤兮歌》讽刺孔子,孔子听后,立即下车想与陆通交谈,谁知陆通很快就躲避起来,孔子终究没有能与他交谈。这在典籍《庄子·人间世》亦有类似的记载。陆通因对当时的社会状况极端不满,遂剪去头发,表示坚决不与统治者合作。而楚昭王后来听说陆通是圣贤之士,便派使者持金百镒(一镒合二十两),车马二驷,聘请陆通为官治理江南。陆通拒绝了楚王的聘请,使者无奈,只得将礼物弃之在第(陆通家的草庐门口),如实回去报告楚昭王。陆通的妻子从集市回到草庐后,见门扉前面的草地上遍布车辙,以为人品高尚一向狂傲的丈夫竟也交结不长进的楚昭王。所以,就用讥讽的语气对刚从田野中归来的陆通说:“先生少而为义,岂老而违之哉!门外车迹何深也。妾闻义士非礼不动,妾事先生躬耕以自食,亲织以为衣,食饱衣暖其乐自足矣!”见丈夫否认地摇着头,她又指着门前的草地讥刺道:“怎么门口的车辙这么多、这么深啊?”陆通见妻子误会大了,急忙解释,将楚昭王如何派使者相聘,自己如何鄙视不睬,如此这般地说了一番,夫妻间的误会才顿然消除。陆通的妻子随后便笑着说:“这楚昭王既然已经知道我们夫妻居住在这进而,肯定还会派人来烦闹,我们以后不得清静了,不如赶快离开这里。”于是,夫妻二人即变姓易名,带着家眷离开居地,游遍名山胜地,最后隐居在四川峨嵋山,食桂栌实(甘栌),服黄菁子(韭菜)。传说陆通寿数百年,最终成仙。历代高道者多是隐居自适,养性山林,淡泊人生,由此陆通夫妇遂成了道教崇拜的偶像,而被奉为道教神团中的大仙。后道教神团中有所谓“天府四相”,其中的“天机内相”就是陆通,传说陆通寿数百年,最后被太上老君度升仙班。唐朝诗仙李白在《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中有名句说:“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这句诗确实是有对孔子的嘲讽意味在里面。

在陆通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接舆氏、陆氏,接舆氏后再分衍为单姓接氏、舆氏,皆世代相传至今。

接姓的分布

接氏是一个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在台湾省也名列第七百九十位,以夷陵为郡望。

今安徽省宿州市、淮北市,黑龙江省绥化市安达市,辽宁省锦州市、朝阳市北票市、辽阳市、大连市、大石桥市、丹东市、抚顺市、本溪市、锦西市,山东省青岛市、烟台市莱阳市、蓬莱市、日照市莒县、威海市、泰安市肥城市,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市、鹤岗市、绥化市绥棱县、黑河市北安市,吉林省长春市,吉林省白山市,江苏省徐州市、淮安市洪泽县、无锡市、苏州市,北京市,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市、宁波市、嘉兴市,天津市,福建省厦门市,台湾省等地,均有接氏族人分布。

接姓 郡望

夷陵郡:距今一二十万年前,清江流域就有“长阳人”的活动。境内数十处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现,证明七八千年前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宜昌远古属西陵部落,夏商时为古荆州之域,春秋战国时为楚国的西塞要地,建有城邑,以后为历代郡、县、州、府的治所。秦昭襄王二十九年(楚顷襄王二十一年,癸未,公元前278年),秦军大将白起“攻楚、拔郢、烧夷陵”,夷陵之名始见于史籍。秦始皇二十六年(庚辰,公元前221年)置郡县,宜昌市大部分地域属南郡。南北朝时宋、齐皆与晋朝相同。梁改宜都郡为宜州,西魏时期改为拓州,后周时期改为峡州。隋朝大业三年(丁卯,公元607年)改峡州为夷陵郡,辖夷陵、夷道、长杨、远安四县,夷陵县为郡治,隶属荆州都督府。唐朝初期,改夷陵郡为陕州,领上述四县,属山南东道。唐天宝初年又改为夷陵郡。唐乾元元年(戊戌,公元758年)复改陕州,辖原四县,仍属山南东道。五代时期,陕州与荆州、归州为南平国。北宋王朝复称陕州,属荆湖北路,仍辖原夷陵四县。元丰年间(公元1078~1085年)改“陕”为“峡”。元朝至元十七年(庚辰,公元1280年)升峡州为峡州路,领原四县,属河南行省荆湖北道。明初改峡州路为峡州府。明洪武九年(丙辰,公元1376年),改峡州为夷陵州,领宜都、长阳、远安三县,治所夷陵,隶属湖广布政使司荆州府上荆南道。清顺治四年(丁亥,公元1647年),夷陵州隶属荆州府。清顺治五年(戊子,公元1648年),改“夷陵”为“彝陵”。清雍正十三年(乙卯,公元1735年),升彝陵州为宜昌府,改彝陵县为东湖县并为宜昌府治所,领东湖、兴山、巴东、长阳、长乐五县及归州、鹤峰二州,隶属荆宜施道。宜都、枝江、当阳、远安四县属荆州府。清光绪二年(丙子,公元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签订,宜昌被辟为通商口岸。次年,宜昌设立海关,正式对外开放。民国初年废府、州建制,实行省、道、县三级制。民国元年(壬子,公元1912年)改东湖县为宜昌县,与兴山、秭归、巴东、长阳、五峰、鹤峰县属荆南道。当阳、远安属襄南道。民国十一年(壬戌,公元1922年),宜昌属荆宜道。民国二十一~二十五年(公元1932~1936年),宜昌、宜都、当阳、远安、兴山、秭归、长阳、五峰八县先后属第九、第六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设于宜昌县城。枝江县先后隶属于湖北省第七、第四行政督察区,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民国年间(公元1928~1932年),宜昌是湘鄂西苏区湘鄂边根据地、归(秭归)兴(山)巴(东)根据地、荆(门)当(阳)远(安)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武装斗争,在许多地方建立过革命政权。解放战争时期,1948年8月,中共江汉区委决定正式成立第四专员公署(亦称襄西专署),1949年1月改为当阳专署。1949年5月20日在当阳成立宜昌专员公署,同月在当阳组建宜昌市党政领导班子。6月11日,在当阳芦家湾正式成立中共宜昌市委员会、宜昌市人民政府。1949年7月16日,宜昌城区解放。宜昌专署机关和宜昌市党政机关随即从当阳迁驻宜昌城。1949年11月15日,今宜昌市全境解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湖北省分设八个行政区,宜昌行政区专员公署辖宜昌、宜都、枝江、当阳、远安、兴山、秭归、长阳、五峰九个县。同时划出原宜昌县城区和近郊农村置宜昌市,直属湖北省人民政府管辖。1951年,改湖北宜昌行政区专员公署为湖北省人民政府宜昌区专员公署,1955年改为湖北省宜昌专员公署。1954年11月,宜昌市改属宜昌专署领导。此时,宜昌专署辖九县一市。1955年7月撤枝江县,将其辖区并入宜都县。此时宜昌专员公署辖八县一市。1958年12月,撤销宜昌专员公署,建立宜都工业区行政公署。1961年5月,撤销宜都工业区行政公署,设立宜昌专员公署。1962年6月,复置枝江县,仍为宜昌专署所辖。至此,宜昌专员公署辖9县1市。1968年1月成立宜昌地区革命委员会。1971年1月,神农架林区划归宜昌地区领导,1972年3月复为省属。1978年8月,撤销宜昌地区革命委员会,设立宜昌地区行政公署。1979年6月,宜昌市复为省辖市。1984年7月13日,国务院批准撤销长阳县和五峰县,分别成立长阳和五峰两个土家族自治县,实行民族区域自治。1986年12月13日,国务院批准宜昌市设置西陵、伍家岗、点军三个县级行政区。1987年11月30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宜都县,建立枝城市(1998年6月11日更名为宜都市)。1988年10月22日,国务院批准当阳县撤县设市。1992年3月,为适应改革和发展的需要,经中央批准,宜昌地市合并,实行市领导县的体制。此时,宜昌市辖七县(宜昌县、枝江县、远安县、兴山县、秭归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七个县)、二市(枝城市、当阳市)和三区(西陵、伍家岗、点军)。1995年3月21日,国务院批准成立宜昌市亭区。1996年7月30日,国务院批准枝江县撤县设市。2001年3月22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宜昌县,设立夷陵区。至此,宜昌市辖五区五县三市。

接姓 堂号

夷陵堂:以望立堂,亦称西陵堂、宜州堂、拓州堂、峡州堂、枝江堂。

接姓 姓氏源流

一、jiē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上海之松江,安徽之贵池,广西之荔浦,河北之围场,山东之沾化、鱼台、龙口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归“入声”部。其源不一:

1、《姓氏考略》注云:“盖齐国之姓,为子渊捷之后。”《姓氏词典》则云:“源于子渊氏。春秋时齐有接姓,系齐公族子渊捷的后代。”《中国姓氏大全》则云:“战国时齐国接子的后代。”姑抄录以备考。

2、郑樵则云:“《三辅决录》有接子,名昕,著书十篇。”《姓氏考略》则云:“接氏,即捷氏。《三辅决录》有接昕,王应麟谓‘即《汉书·艺文志》之捷子’。”元代有接待奴;明代有接武,举人,任知县。

接姓的郡望

夷陵郡:距今一二十万年前,清江流域就有“长阳人”的活动。境内数十处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现,证明七八千年前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宜昌远古属西陵部落,夏商时为古荆州之域,春秋战国时为楚国的西塞要地,建有城邑,以后为历代郡、县、州、府的治所。秦昭襄王二十九年(楚顷襄王二十一年,癸未,公元前278年),秦军大将白起“攻楚、拔郢、烧夷陵”,夷陵之名始见于史籍。秦始皇二十六年(庚辰,公元前221年)置郡县,宜昌市大部分地域属南郡。南北朝时宋、齐皆与晋朝相同。梁改宜都郡为宜州,西魏时期改为拓州,后周时期改为峡州。隋朝大业三年(丁卯,公元607年)改峡州为夷陵郡,辖夷陵、夷道、长杨、远安四县,夷陵县为郡治,隶属荆州都督府。唐朝初期,改夷陵郡为陕州,领上述四县,属山南东道。唐天宝初年又改为夷陵郡。唐乾元元年(戊戌,公元758年)复改陕州,辖原四县,仍属山南东道。五代时期,陕州与荆州、归州为南平国。北宋王朝复称陕州,属荆湖北路,仍辖原夷陵四县。元丰年间(公元1078~1085年)改“陕”为“峡”。元朝至元十七年(庚辰,公元1280年)升峡州为峡州路,领原四县,属河南行省荆湖北道。明初改峡州路为峡州府。明洪武九年(丙辰,公元1376年),改峡州为夷陵州,领宜都、长阳、远安三县,治所夷陵,隶属湖广布政使司荆州府上荆南道。清顺治四年(丁亥,公元1647年),夷陵州隶属荆州府。清顺治五年(戊子,公元1648年),改“夷陵”为“彝陵”。清雍正十三年(乙卯,公元1735年),升彝陵州为宜昌府,改彝陵县为东湖县并为宜昌府治所,领东湖、兴山、巴东、长阳、长乐五县及归州、鹤峰二州,隶属荆宜施道。宜都、枝江、当阳、远安四县属荆州府。清光绪二年(丙子,公元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签订,宜昌被辟为通商口岸。次年,宜昌设立海关,正式对外开放。民国初年废府、州建制,实行省、道、县三级制。民国元年(壬子,公元1912年)改东湖县为宜昌县,与兴山、秭归、巴东、长阳、五峰、鹤峰县属荆南道。当阳、远安属襄南道。民国十一年(壬戌,公元1922年),宜昌属荆宜道。民国二十一~二十五年(公元1932~1936年),宜昌、宜都、当阳、远安、兴山、秭归、长阳、五峰八县先后属第九、第六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设于宜昌县城。枝江县先后隶属于湖北省第七、第四行政督察区,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民国年间(公元1928~1932年),宜昌是湘鄂西苏区湘鄂边根据地、归(秭归)兴(山)巴(东)根据地、荆(门)当(阳)远(安)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武装斗争,在许多地方建立过革命政权。解放战争时期,1948年8月,中共江汉区委决定正式成立第四专员公署(亦称襄西专署),1949年1月改为当阳专署。1949年5月20日在当阳成立宜昌专员公署,同月在当阳组建宜昌市党政领导班子。6月11日,在当阳芦家湾正式成立中共宜昌市委员会、宜昌市人民政府。1949年7月16日,宜昌城区解放。宜昌专署机关和宜昌市党政机关随即从当阳迁驻宜昌城。1949年11月15日,今宜昌市全境解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湖北省分设八个行政区,宜昌行政区专员公署辖宜昌、宜都、枝江、当阳、远安、兴山、秭归、长阳、五峰九个县。同时划出原宜昌县城区和近郊农村置宜昌市,直属湖北省人民政府管辖。1951年,改湖北宜昌行政区专员公署为湖北省人民政府宜昌区专员公署,1955年改为湖北省宜昌专员公署。1954年11月,宜昌市改属宜昌专署领导。此时,宜昌专署辖九县一市。1955年7月撤枝江县,将其辖区并入宜都县。此时宜昌专员公署辖八县一市。1958年12月,撤销宜昌专员公署,建立宜都工业区行政公署。1961年5月,撤销宜都工业区行政公署,设立宜昌专员公署。1962年6月,复置枝江县,仍为宜昌专署所辖。至此,宜昌专员公署辖9县1市。1968年1月成立宜昌地区革命委员会。1971年1月,神农架林区划归宜昌地区领导,1972年3月复为省属。1978年8月,撤销宜昌地区革命委员会,设立宜昌地区行政公署。1979年6月,宜昌市复为省辖市。1984年7月13日,国务院批准撤销长阳县和五峰县,分别成立长阳和五峰两个土家族自治县,实行民族区域自治。1986年12月13日,国务院批准宜昌市设置西陵、伍家岗、点军三个县级行政区。1987年11月30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宜都县,建立枝城市(1998年6月11日更名为宜都市)。1988年10月22日,国务院批准当阳县撤县设市。1992年3月,为适应改革和发展的需要,经中央批准,宜昌地市合并,实行市领导县的体制。此时,宜昌市辖七县(宜昌县、枝江县、远安县、兴山县、秭归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七个县)、二市(枝城市、当阳市)和三区(西陵、伍家岗、点军)。1995年3月21日,国务院批准成立宜昌市亭区。1996年7月30日,国务院批准枝江县撤县设市。2001年3月22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宜昌县,设立夷陵区。至此,宜昌市辖五区五县三市。

接姓的堂号

夷陵堂:以望立堂,亦称西陵堂、宜州堂、拓州堂、峡州堂、枝江堂。

接姓的姓氏源流

一、jiē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上海之松江,安徽之贵池,广西之荔浦,河北之围场,山东之沾化、鱼台、龙口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归“入声”部。其源不一:

1、《姓氏考略》注云:“盖齐国之姓,为子渊捷之后。”《姓氏词典》则云:“源于子渊氏。春秋时齐有接姓,系齐公族子渊捷的后代。”《中国姓氏大全》则云:“战国时齐国接子的后代。”姑抄录以备考。

2、郑樵则云:“《三辅决录》有接子,名昕,著书十篇。”《姓氏考略》则云:“接氏,即捷氏。《三辅决录》有接昕,王应麟谓‘即《汉书·艺文志》之捷子’。”元代有接待奴;明代有接武,举人,任知县。

接姓的历史名人

接姓名字大全更多

接瑶娥 接艳茸 接葡英 接仪菊 接晴妹 接嫦仙 接嫦芝 接芹妃 接姬丽 接琴虹 接珠姣 接穗娴 接桂璐 接静浓 接彩茵 接嫒娥 接黛洁 接婷玥 接苹娥 接凤卉 接兄妹 接珊姣 接燕丝 接红 接丽 接燕 接存键 接丽华 接娜 接美娟 接铁程 接曼丽 接素君 接连子 接琳 接研研 接莉玲 接香囡 接绒芬 接央娣 接茶美 接珍枚 接娴妹 接惠囡 接葵枝 接黛娣 接茜匀 接彩囡 接影婵 接花蝶 接青茶 接绮蓉 接丽茸 接晚妮 接雪刁 接侠娟 接姝玫 接娇露 接栋建 接晓红 接丽媛 接志娟 接贵芬 接永典 接凤双 接淑玲 接元梅 接长驰 接锦霞 接利娟 接凤琴 接红娇 接勇年 接秀娟 接书玲 接道钧 接兴芹 接传珍 接素芹 接万起 接英慧 接素艳 接桂梅 接淑芹 接金鑫 接传斌 接华 接显松 接辉 接东彪 接涛 接鑫 接贵云 接金生 接兴利 接元平 接伟伟 接志涛 接道兵 接勇兵 接铭忠 接鹏飞 接君明 接一凡 接草村 接红伟 接林峰 接红军 接长刚 接铭超 接铭立 接义财 接忠彪 接泰山 接希全 接龙华 接龙涛 接丙伟 接洪良 接亚洲 接云军 接泓文 接柏年 接志腾 接浩亮 接爱国 接仁明 接福义 接龙祥 接道友 接道林 接德成 接道永 接洪鑫 接连生 接万华 接忠诚 接云平 接显奎 接海山 接晓虎 接大宝 接信 接富 接战 接鹏 接健 接海龙 接玮杰 接培杰 接传华 接振祥 接诜 接芳保 接颖莲 接允芹 接范良 接六银 接漫琴 接蓓静 接镇兰 接婷婷 接晶晶 接媛媛 接冬冬 接莹莹 接倩倩 接彬彬 接东东 接莎莎 接菲菲 接强强 接贝贝 接圆圆 接冰冰 接露露 接涛涛 接帅帅 接沙沙 接聪聪 接雯雯 接秀秀 接金金 接蓉蓉 接鹏鹏 接巍巍 接鑫鑫 接瑞瑞 接清清 接茜茜 接蕾蕾 接会会 接华华 接庆庆 接刚刚 接巧巧 接浩浩 接春春
百家姓大全提供接姓起源,接姓的标识,接姓繁体,jie姓,接姓,接姓的拼音,接氏,接姓起源,接姓名字,接姓明星名人,接姓名人有哪些,接姓的读音,接姓分布,接姓郡望堂号,接姓起名等接姓氏的介绍。

百家姓首字母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