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晓查询首页|诗词大全|解梦大全|老黄历
通晓查询 > 百家姓大全 > 芳姓

输入姓氏,例如查找 王 姓起源,输入 “王” 或 “wang” 即可

芳姓,芳氏,芳姓起源

芳

【姓氏名称】

【姓氏繁体】

【姓氏拼音】fāng

【姓氏人口】约 2 千

【姓氏排名】第 1137 位

【姓氏分类】 -

【是否常用】 稀有姓氏

芳姓的百家姓排名

时间排名时间排名时间排名
最新11372018年2014年
2013年2007年2006年
1995年1987年1982年
明朝元朝宋朝
北宋

芳姓的起源

芳姓主要源自:姬姓。

芳姓芳姓起源一

源于姬姓:出自西周后期周宣王时大夫姬方叔之后,望出新丰。西周后期周宣王姬静(姬靖)执政时期(公元前827~前782年),属下有个大夫叫姬方叔,主持周王室的对外军事事务。姬方叔智勇双全,曾奉命向南征伐淮夷,对北击退北方猃狁族(犬戎,亦称西戎,主要活动于今陕、甘一带的猃、岐之间,即今陕西泾河下游的泾阳一带)的侵扰,特别是在后来平息南方荆蛮的叛乱过程中,姬方叔居功至伟,被周宣王封赐于洛邑(今河南洛阳)。姬方叔逝世后,还被周宣王追封为“豫章伯”,后裔子孙世代享受周制的第三等爵位。姬方叔的妻子为著名的祁氏之女,她生有二子:长子叫方启原,其后裔子孙皆以先祖名字中的“方”为姓氏,称方氏、豫氏、章氏等,其方氏即为后世方氏鼻祖之一。在该支方氏族人的后代中,有人因避祸难将姓氏加“艸”字头改为“芳”,称芳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芳氏正宗。

次子叫方檠,骁勇善战,在周平王姬宜臼执政时期(公元前770~前720年在位)立有战功,官拜郎中丞。后来,方檠弃职,隐居至父亲封邑的洛阳雷州(不是北部湾雷州半岛的雷州,是古洛河中的一个沙洲),以地名为姓氏,称雷氏,成为后世雷氏鼻祖之一。

芳姓芳姓起源二

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的北周孝闵帝宇文觉,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南北朝的北周奠基人,为北周孝闵帝宇文觉,他在西魏恭帝拓跋廓三年(公元556年)簒夺了西魏政权,之后在北周元年(公元557年)改国号为周,史称“北周”,建都于长安(今陕西西安)。当时北周境内的代郡武川达拉沟口一带地多芳草,因此北周孝闵帝在其地建立了恒香郡常芳县(今甘肃迭部),并集拢了许多鲜卑族民众迁徙到该县。北周政权在历史上存在的时间很短暂,历五帝,但仅有二十五年。宇文觉的父亲、北周太祖文帝宇文泰推翻了前北魏政权的一些汉化政策,提倡并恢复了鲜卑族原有的旧姓,但他却没有办法恢复鲜卑族原始的生活习俗,因为人类社会不能倒退。北周武帝宇文邕建德六年(公元577年),北周政权发展到顶峰,北周武帝宇文邕灭了由高欢所创立的北齐政权,统一了华北地区。但不到四年的北周静帝宇文衍大定元年(隋文帝杨坚开皇元年,公元581年),隋国公杨坚就完全模仿了当年的宇文觉,将北周静帝轰下朝堂,簒夺了北周,改国号为隋。北周政权走上西魏的老路,就这样灭亡了。在隋文帝建立隋朝之初,立即下诏禁止各部鲜卑族再用旧姓,为此,还曾发生过一些小规模但极其残酷的战争,而隋文帝对自称鲜卑族旧姓的人们完全采取了灭绝全族的残酷杀戮,政策,因而一时之间无人敢称鲜卑旧姓。

朝代的更迭,以及姓氏如此改来改去,民众们早就厌烦透了,于是,居于常芳县的居民们干脆就以县名为姓氏,分称为常氏、芳氏、恒氏等——简单了得,且世代相传至今。

芳姓芳姓起源三

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蒙古族扎日夫氏,汉义“麝香芳子”。

“芳子”,就是“香包、香囊”的意思,是蒙古民族专业蒙医、猎户采集、制作的名贵中药炮制品,这些人后来就称扎日夫氏。后有扎日夫氏族人以姓名的汉义为汉化姓氏者,即称芳氏,世代相传至今。

芳姓的分布

芳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的前七千位,在台湾省也名列第一千六百零七位,族人多以洛阳、新丰为郡望。

今山西省的太原市,河北省的正定县,河南省的郑州市、许昌市,湖北省的十堰市,天津市,北京市,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省等地,均有芳氏族人零星分布。

芳姓 郡望

洛阳郡:以今河南洛阳城为中心的河洛地区,历史上被称为“河南”,与“河东”、“河内”相对应,是华夏民族最早的政治活动中心。自从有历史记载以来,洛阳城一直是这一地区的政治中心。西周时期,周成王时周公营雒邑,此为成周城所在,是西周王朝的东都,直属于周天子。东周时期,雒邑为首都,其余大体和西周时期相同。战国时期,雒邑改称雒阳。秦置三川郡,郡治雒阳,辖今三门峡市(除灵宝外)、洛阳市(栾川西部除外)、巩义市、荥阳市、郑州市区、中牟县、原阳县。西汉时期,此地区东部为东都洛阳为中心的河南郡,西部属弘农郡。从这一时期开始,“河南”正式成为行政区划中的一个地理名词,直到清朝。在这两千多年的历史里,“河南郡”、“河南尹”或者“河南府”一直特指此以洛阳为中心的地区。此时的河南郡,辖今偃师市、孟津县、巩义市、荥阳市、郑州市区、中牟县、新郑县、新密市、原阳县、汝阳县、伊川县、汝州市。西部属弘农郡的有天的三门峡市全部、宜阳县、新安县、洛宁县、嵩县、栾川县已经现在南阳市和陕西省的部分地区。东汉时期,河洛地区的建制与西汉时期基本相同,只是河南郡改为河南尹,辖区不变。三国时期,属曹魏。雒阳改称洛阳行政建制基本上沿袭东汉。河南尹有所扩大,此时的河南尹包括今天的偃师市、孟津县、巩义市、荥阳市、郑州市区、中牟县、新郑县、新密市、原阳县、汝阳县、伊川县、汝州市、登封市、禹州市、嵩县。跟两汉时期相比,多了登封、禹州、嵩县。西晋时期,大体仍然沿袭两汉旧制。不同之处在于,河南尹又改回河南郡,同时东部析置荥阳郡,包含今天的荥阳市、郑州市区、中牟县、新郑市、新密市、原阳县。同时河南尹向西有所扩展,包含了新安县和宜阳县东部。此时期,河南郡包含的地区有偃师、孟津、巩义、登封、汝州、伊川、汝阳、禹州、嵩县、新安。东晋十六国时期,天下大乱,行政区划已不可考。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河洛地区仍为以洛阳为中心的河南郡。附近的其他各郡基本没有变化。北魏统一北方后,迁都洛阳,又改河南郡为河南尹。另置渑池郡,其他各郡无变化。但新设了很多县。隋朝统一天下,复改河南尹为河南郡,以东都洛阳为中心。辖今偃师、孟津、巩义、登封、伊川、嵩县、宜阳、新安、渑池、陕县等地。汝州、汝阳该属襄城郡,郡治从襄城迁到汝州。唐朝区划变化很大。河南郡改为都畿道河南府,仍以洛阳为中心。辖区比隋朝的河南郡有所扩大,加入了今禹州市、新密市、洛宁县、济源市、温县、孟州市。五代十国又是天下大乱,增设陕州、孟州(唐朝中后期设置)所以河南府的辖区很可能又回到隋朝河南郡的范围。北宋时期河南府以西京洛阳为中心,辖今日巩义、登封、渑池、偃师、孟津、伊川、新安、宜阳、洛宁、嵩县南宋时期金国河南府辖区有所缩小,辖今日巩义、登封、渑池、偃师、孟津、新安、宜阳大部、伊川小部分地区元朝设河南江北行省,从此以后,“河南”所指代的范围不再限于河洛地区。不过以洛阳为中心的河南府一直存在到清朝末年,只是作为河南江北行省或者河南省的次级行政区。此时的河南府路向西扩展,收纳了灵宝、陕县、洛宁。其他方向不变。明朝河南府进一步扩大,又增加了卢氏、栾川、嵩县、伊川大部清朝从河南府析置陕州,包括今天的陕县、灵宝、卢氏,以及栾川一部分地区。民国元年(壬子,公元1912年)废河南府,设河洛道,道尹公置驻洛阳,辖洛阳、偃师等十九县。民国十二年(癸亥,公元1923年)河南省长公署迁于洛阳,洛阳成为河南省会。民国二十一年(壬申,公元1932年)日寇进攻上海,国民党政府定洛阳为行都,并一度迁洛办公。民国二十八年(己卯,公元1939年)秋,河南省政府再次迁洛,洛阳第二次成为河南省会。民国三十七年(戊子,公元1948年)洛阳解放,析洛阳县城区置市。洛阳市人民民主政府成立。1949年12月洛阳市人民民主政府改称洛阳市人民政府。1954年洛阳市升格为河南省直辖市。1955年洛阳县撤销,一部分并入洛阳市,其余部分划入偃师、孟津等县。1956年,建成洛阳市老城区、西工区和郊区,次年成立瀍河区。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新成立吉利区。1983年新安、孟津、偃师改隶洛阳市,洛阳所辖登封市划归郑州市管辖。1986年洛阳地区撤销,洛宁、宜阳、嵩县、栾川、汝阳、伊川改属洛阳市。1993年偃师县改为偃师市。2000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洛阳郊区更名为洛龙区。洛阳附近的各县中,跟洛阳历史联系最密切的是偃师、孟津、巩义、登封。其中偃师、孟津从周朝以来三千年如一日,从未改变。其次是巩义,从周朝一直到新中国,也有三千多年。再次是登封,从三国时期到新中国,有一千七百多年。而其他的各县(市)如新安、宜阳、伊川、渑池、汝州等则与洛阳时分时合,而栾川、卢氏、陕县、禹州等隶属洛阳的时间就更短了。另外,自从西晋置荥阳郡后,今天郑州市大部地区就跟洛阳地区分道扬镳。洛阳现辖偃师市、孟津、新安、洛宁、宜阳、伊川、嵩县、栾川、汝阳等一市八县和涧西、西工、老城、廛河、洛龙区、吉利、高新七个城市区。

新丰郡:亦称古庸国、竹山县,商王朝以前为汉水流域重要部落方国,称庸国。周武王伐纣,庸国起兵相从,得袭封。楚庄王三年(庚戌,公元前611年)庸国君主率群蛮叛楚,农历8月,楚国伐庸国,楚人、秦人、巴人联合起来灭了庸国,庸地被并入楚国,置上庸县。周显王五年(丁巳,公元前364年)秦楚两国结盟,庸地还楚国。周赧王三年(己酉,公元前312年)秦国军队大破楚国军队,庸地归于秦国。周赧王十一年(丁巳,公元前304年)秦楚两国议和,秦国又将庸地还给楚国。同时期,分置上庸郡和汉中郡,上庸郡治上庸,汉中郡治西城(今陕西安康)。周赧王三十五年(辛巳,公元前280年)秦国再次伐楚国,楚军大败,被迫割上庸、汉北地予秦国。秦始皇二十六年(庚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庸地复置上庸县,改隶汉中郡,属梁州。西汉初期沿袭秦朝建制,西汉高祖五年(己亥,公元前202年)析上庸以西之地置武陵县,属汉中郡。汉武帝建元元年(辛丑,公元前140年)改梁州为益州,上庸、房陵、锡、长利四县隶汉中郡,属益州。王莽篡汉后,新朝始西汉朝建国元年(己巳,公元9年)改上庸县为上庸部,隶属汉中郡。西汉末期将汉中郡分为魏兴、房陵、上庸三郡,上庸郡辖北巫、安乐、武陵、安富、微阳五县。汉献帝建安二十年(乙未,公元215年)曹操大破张鲁后,将魏兴郡辖地锡县并人上庸郡,以申耽为上庸都尉。东汉朝建安二十四年(己亥,公元219年)刘备遣刘封、孟达平魏兴、上庸、房陵三郡,申耽降蜀,被任命为上庸太守,封郧乡侯。东汉朝建安二十五年(庚子,曹魏黄初元年,公元220年)孟达降曹魏国,随即袭击刘封,刘封逃回蜀国,曹魏国合并房陵、上庸、西城三郡为新城郡,任孟达为太守。曹魏明帝太和元年(丁未,公元227年)孟达谋归蜀汉,被曹魏兴郡太守申仪密报司马懿,司马懿率兵破城,擒杀孟达。曹魏太和二年(戊申,公元228年)分新城之上庸、武陵、北巫三县为上庸郡,治上庸。曹魏太和四年(庚戌,公元230年)撤上庸郡并入锡郡。曹魏景初元年(丁巳,公元237年)分魏兴郡之微阳县和锡郡之安富、上庸两县并为上庸郡。曹魏嘉平年间又撤上庸郡,至曹魏甘露四年(己卯,公元259年)复置。晋朝时期沿袭曹魏建制。晋武帝泰始元年(乙酉,公元265年)上庸郡辖上庸、富安、微阳、上康、武陵五县,属荆州。晋惠帝元康年间(公元291~299年)归属梁州管辖。其后,地被前秦占据,东晋孝武帝时又为晋所辖。南北朝时期,初沿旧制。南朝宋武帝永初二年(辛酉,公元421年)上庸郡辖上庸、北巫、富安、微阳、武陵、新安、吉阳七县,属梁州。北齐武帝永明二年(甲子,公元484年)上庸郡辖上庸、武陵、齐安、北巫、上廉、新丰、新安、吉阳八县。南朝梁武帝天监二年(癸未,公元503年)析上庸县另置安城县,改称上庸郡为新丰郡。候景之乱时期,地入西魏。西魏废帝元年(壬申,公元552年)改安城为竹山。同时改房陵为光迁,改新丰为上庸,以竹山之地分设罗州。北周时期,改上庸县为孔阳县。隋文帝开皇十八年(戊午,公元598年)改孔阳县为上庸县,改罗州为房州,领上庸、竹山、光迁、永清四县,隋炀帝大业元年(乙丑,公元605年)改州为郡,以郡治县,改房州为房陵郡,治竹山。唐朝初期沿袭隋朝建制。唐高祖武德元年(戊寅,公元618年)改房陵郡为迁州,治房陵。唐太宗贞观十年(丙申,公元636年)废迁州,置房州,治竹山,领房陵、竹山、永清、上庸四县,属山南东道。唐玄宗天宝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改房州为房陵郡。唐肃宗乾元元年(戊戌,公元758年)复房州,竹山属之。五代十国时期,上庸、竹山仍属房州。宋朝初期沿袭旧制。北宋太宗雍熙三年(丙戌,公元986年)省上庸入竹山,仍隶房州,升房州为保康军节度,隶京西南路。南宋高宗建炎四年(庚戌,公元1130年)置金、均、房州镇抚使,属利州路。宋高宗绍兴五年(乙卯,公元1135年)隶襄阳路。南宋朝绍兴七年(丁巳,公元1137年)改隶京西南路。南宋朝绍兴十年(辛酉,公元1141年)置金、房、达、开安抚使,改属利州路,房州领房县、竹山二县。元朝时期沿袭宋朝建制。元顺帝至正二年(壬午,公元1342年)省房陵入房州,竹山仍隶房州,属襄阳路。明太祖洪武元年(戊申,公元1368年)改襄阳为府,领竹山、房县、上津、郧县等县。明朝洪武七年(甲寅,公元1374年)省竹山入房县,属湖广布政使司襄阳府。明朝洪武十三年(庚申,公元1380年)复置竹山县,仍属襄阳府。明宪宗成化十二年(丙申,公元1476年)设郧阳府,竹山属之,同时割竹山县西尹店社置竹溪县。清朝沿袭明朝建制。清圣祖康熙三年(甲辰,公元1664年)将湖广分为湖北、湖南两省,郧阳府属湖北布政使司,领郧县、郧西、竹山、竹溪、房县、保康六县。清宣宗道光元年(辛巳,公元1821年)割竹山、竹溪、房县之南乡置白河厅(今柳林白河口)设抚民同知,后改督捕同知。清穆宗同治三年(甲子,公元1864年)裁白河厅,复原制。中华民国初年(壬子,公元1912年)全国实行省、道、县制,竹山属湖北省襄阳道。中华民国二十一年(壬申,公元1932年)改属湖北省第十一行政督察区。中华民国二十八年(己卯,公元1939年)属第八行政督察区。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己丑,公元1949年)元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竹山,竹山隶属陕南行政公署第四专署,后改为两郧专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竹山隶属中南行政区湖北省郧阳专员公署。1950年庚寅2月1日,改属郧阳地区专员公署。1952年壬辰襄郧合并,隶属襄阳专区专员公署。1965年乙巳,襄郧分设,竹山隶属郧阳专区行政公署。1970年庚戌,专区改称地区,竹山隶属郧阳地区行政公署。1994年甲戌10月,郧阳地区建制撤销,与十堰市合并,竹山隶属湖北省十堰市。

芳姓 堂号

洛阳堂:以望立堂,亦称河南堂。

新丰堂:以望立堂,亦称上庸堂、房陵堂、迁州堂。

芳姓 姓氏源流

一、fāng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山东之鱼台、昌乐,辽宁之清原,山西之太原,湖南之芷江,广东之新会,广西之田林等地均有分布。汉族、水族、傈僳族、土家族等皆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姓氏考略》注其源:

1、其引《路史》云:“周有芳氏,芳姓出方氏。”

2、又云:“出於方叔。望出新丰。”

芳姓的郡望

洛阳郡:以今河南洛阳城为中心的河洛地区,历史上被称为“河南”,与“河东”、“河内”相对应,是华夏民族最早的政治活动中心。自从有历史记载以来,洛阳城一直是这一地区的政治中心。西周时期,周成王时周公营雒邑,此为成周城所在,是西周王朝的东都,直属于周天子。东周时期,雒邑为首都,其余大体和西周时期相同。战国时期,雒邑改称雒阳。秦置三川郡,郡治雒阳,辖今三门峡市(除灵宝外)、洛阳市(栾川西部除外)、巩义市、荥阳市、郑州市区、中牟县、原阳县。西汉时期,此地区东部为东都洛阳为中心的河南郡,西部属弘农郡。从这一时期开始,“河南”正式成为行政区划中的一个地理名词,直到清朝。在这两千多年的历史里,“河南郡”、“河南尹”或者“河南府”一直特指此以洛阳为中心的地区。此时的河南郡,辖今偃师市、孟津县、巩义市、荥阳市、郑州市区、中牟县、新郑县、新密市、原阳县、汝阳县、伊川县、汝州市。西部属弘农郡的有天的三门峡市全部、宜阳县、新安县、洛宁县、嵩县、栾川县已经现在南阳市和陕西省的部分地区。东汉时期,河洛地区的建制与西汉时期基本相同,只是河南郡改为河南尹,辖区不变。三国时期,属曹魏。雒阳改称洛阳行政建制基本上沿袭东汉。河南尹有所扩大,此时的河南尹包括今天的偃师市、孟津县、巩义市、荥阳市、郑州市区、中牟县、新郑县、新密市、原阳县、汝阳县、伊川县、汝州市、登封市、禹州市、嵩县。跟两汉时期相比,多了登封、禹州、嵩县。西晋时期,大体仍然沿袭两汉旧制。不同之处在于,河南尹又改回河南郡,同时东部析置荥阳郡,包含今天的荥阳市、郑州市区、中牟县、新郑市、新密市、原阳县。同时河南尹向西有所扩展,包含了新安县和宜阳县东部。此时期,河南郡包含的地区有偃师、孟津、巩义、登封、汝州、伊川、汝阳、禹州、嵩县、新安。东晋十六国时期,天下大乱,行政区划已不可考。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河洛地区仍为以洛阳为中心的河南郡。附近的其他各郡基本没有变化。北魏统一北方后,迁都洛阳,又改河南郡为河南尹。另置渑池郡,其他各郡无变化。但新设了很多县。隋朝统一天下,复改河南尹为河南郡,以东都洛阳为中心。辖今偃师、孟津、巩义、登封、伊川、嵩县、宜阳、新安、渑池、陕县等地。汝州、汝阳该属襄城郡,郡治从襄城迁到汝州。唐朝区划变化很大。河南郡改为都畿道河南府,仍以洛阳为中心。辖区比隋朝的河南郡有所扩大,加入了今禹州市、新密市、洛宁县、济源市、温县、孟州市。五代十国又是天下大乱,增设陕州、孟州(唐朝中后期设置)所以河南府的辖区很可能又回到隋朝河南郡的范围。北宋时期河南府以西京洛阳为中心,辖今日巩义、登封、渑池、偃师、孟津、伊川、新安、宜阳、洛宁、嵩县南宋时期金国河南府辖区有所缩小,辖今日巩义、登封、渑池、偃师、孟津、新安、宜阳大部、伊川小部分地区元朝设河南江北行省,从此以后,“河南”所指代的范围不再限于河洛地区。不过以洛阳为中心的河南府一直存在到清朝末年,只是作为河南江北行省或者河南省的次级行政区。此时的河南府路向西扩展,收纳了灵宝、陕县、洛宁。其他方向不变。明朝河南府进一步扩大,又增加了卢氏、栾川、嵩县、伊川大部清朝从河南府析置陕州,包括今天的陕县、灵宝、卢氏,以及栾川一部分地区。民国元年(壬子,公元1912年)废河南府,设河洛道,道尹公置驻洛阳,辖洛阳、偃师等十九县。民国十二年(癸亥,公元1923年)河南省长公署迁于洛阳,洛阳成为河南省会。民国二十一年(壬申,公元1932年)日寇进攻上海,国民党政府定洛阳为行都,并一度迁洛办公。民国二十八年(己卯,公元1939年)秋,河南省政府再次迁洛,洛阳第二次成为河南省会。民国三十七年(戊子,公元1948年)洛阳解放,析洛阳县城区置市。洛阳市人民民主政府成立。1949年12月洛阳市人民民主政府改称洛阳市人民政府。1954年洛阳市升格为河南省直辖市。1955年洛阳县撤销,一部分并入洛阳市,其余部分划入偃师、孟津等县。1956年,建成洛阳市老城区、西工区和郊区,次年成立瀍河区。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新成立吉利区。1983年新安、孟津、偃师改隶洛阳市,洛阳所辖登封市划归郑州市管辖。1986年洛阳地区撤销,洛宁、宜阳、嵩县、栾川、汝阳、伊川改属洛阳市。1993年偃师县改为偃师市。2000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洛阳郊区更名为洛龙区。洛阳附近的各县中,跟洛阳历史联系最密切的是偃师、孟津、巩义、登封。其中偃师、孟津从周朝以来三千年如一日,从未改变。其次是巩义,从周朝一直到新中国,也有三千多年。再次是登封,从三国时期到新中国,有一千七百多年。而其他的各县(市)如新安、宜阳、伊川、渑池、汝州等则与洛阳时分时合,而栾川、卢氏、陕县、禹州等隶属洛阳的时间就更短了。另外,自从西晋置荥阳郡后,今天郑州市大部地区就跟洛阳地区分道扬镳。洛阳现辖偃师市、孟津、新安、洛宁、宜阳、伊川、嵩县、栾川、汝阳等一市八县和涧西、西工、老城、廛河、洛龙区、吉利、高新七个城市区。

新丰郡:亦称古庸国、竹山县,商王朝以前为汉水流域重要部落方国,称庸国。周武王伐纣,庸国起兵相从,得袭封。楚庄王三年(庚戌,公元前611年)庸国君主率群蛮叛楚,农历8月,楚国伐庸国,楚人、秦人、巴人联合起来灭了庸国,庸地被并入楚国,置上庸县。周显王五年(丁巳,公元前364年)秦楚两国结盟,庸地还楚国。周赧王三年(己酉,公元前312年)秦国军队大破楚国军队,庸地归于秦国。周赧王十一年(丁巳,公元前304年)秦楚两国议和,秦国又将庸地还给楚国。同时期,分置上庸郡和汉中郡,上庸郡治上庸,汉中郡治西城(今陕西安康)。周赧王三十五年(辛巳,公元前280年)秦国再次伐楚国,楚军大败,被迫割上庸、汉北地予秦国。秦始皇二十六年(庚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庸地复置上庸县,改隶汉中郡,属梁州。西汉初期沿袭秦朝建制,西汉高祖五年(己亥,公元前202年)析上庸以西之地置武陵县,属汉中郡。汉武帝建元元年(辛丑,公元前140年)改梁州为益州,上庸、房陵、锡、长利四县隶汉中郡,属益州。王莽篡汉后,新朝始西汉朝建国元年(己巳,公元9年)改上庸县为上庸部,隶属汉中郡。西汉末期将汉中郡分为魏兴、房陵、上庸三郡,上庸郡辖北巫、安乐、武陵、安富、微阳五县。汉献帝建安二十年(乙未,公元215年)曹操大破张鲁后,将魏兴郡辖地锡县并人上庸郡,以申耽为上庸都尉。东汉朝建安二十四年(己亥,公元219年)刘备遣刘封、孟达平魏兴、上庸、房陵三郡,申耽降蜀,被任命为上庸太守,封郧乡侯。东汉朝建安二十五年(庚子,曹魏黄初元年,公元220年)孟达降曹魏国,随即袭击刘封,刘封逃回蜀国,曹魏国合并房陵、上庸、西城三郡为新城郡,任孟达为太守。曹魏明帝太和元年(丁未,公元227年)孟达谋归蜀汉,被曹魏兴郡太守申仪密报司马懿,司马懿率兵破城,擒杀孟达。曹魏太和二年(戊申,公元228年)分新城之上庸、武陵、北巫三县为上庸郡,治上庸。曹魏太和四年(庚戌,公元230年)撤上庸郡并入锡郡。曹魏景初元年(丁巳,公元237年)分魏兴郡之微阳县和锡郡之安富、上庸两县并为上庸郡。曹魏嘉平年间又撤上庸郡,至曹魏甘露四年(己卯,公元259年)复置。晋朝时期沿袭曹魏建制。晋武帝泰始元年(乙酉,公元265年)上庸郡辖上庸、富安、微阳、上康、武陵五县,属荆州。晋惠帝元康年间(公元291~299年)归属梁州管辖。其后,地被前秦占据,东晋孝武帝时又为晋所辖。南北朝时期,初沿旧制。南朝宋武帝永初二年(辛酉,公元421年)上庸郡辖上庸、北巫、富安、微阳、武陵、新安、吉阳七县,属梁州。北齐武帝永明二年(甲子,公元484年)上庸郡辖上庸、武陵、齐安、北巫、上廉、新丰、新安、吉阳八县。南朝梁武帝天监二年(癸未,公元503年)析上庸县另置安城县,改称上庸郡为新丰郡。候景之乱时期,地入西魏。西魏废帝元年(壬申,公元552年)改安城为竹山。同时改房陵为光迁,改新丰为上庸,以竹山之地分设罗州。北周时期,改上庸县为孔阳县。隋文帝开皇十八年(戊午,公元598年)改孔阳县为上庸县,改罗州为房州,领上庸、竹山、光迁、永清四县,隋炀帝大业元年(乙丑,公元605年)改州为郡,以郡治县,改房州为房陵郡,治竹山。唐朝初期沿袭隋朝建制。唐高祖武德元年(戊寅,公元618年)改房陵郡为迁州,治房陵。唐太宗贞观十年(丙申,公元636年)废迁州,置房州,治竹山,领房陵、竹山、永清、上庸四县,属山南东道。唐玄宗天宝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改房州为房陵郡。唐肃宗乾元元年(戊戌,公元758年)复房州,竹山属之。五代十国时期,上庸、竹山仍属房州。宋朝初期沿袭旧制。北宋太宗雍熙三年(丙戌,公元986年)省上庸入竹山,仍隶房州,升房州为保康军节度,隶京西南路。南宋高宗建炎四年(庚戌,公元1130年)置金、均、房州镇抚使,属利州路。宋高宗绍兴五年(乙卯,公元1135年)隶襄阳路。南宋朝绍兴七年(丁巳,公元1137年)改隶京西南路。南宋朝绍兴十年(辛酉,公元1141年)置金、房、达、开安抚使,改属利州路,房州领房县、竹山二县。元朝时期沿袭宋朝建制。元顺帝至正二年(壬午,公元1342年)省房陵入房州,竹山仍隶房州,属襄阳路。明太祖洪武元年(戊申,公元1368年)改襄阳为府,领竹山、房县、上津、郧县等县。明朝洪武七年(甲寅,公元1374年)省竹山入房县,属湖广布政使司襄阳府。明朝洪武十三年(庚申,公元1380年)复置竹山县,仍属襄阳府。明宪宗成化十二年(丙申,公元1476年)设郧阳府,竹山属之,同时割竹山县西尹店社置竹溪县。清朝沿袭明朝建制。清圣祖康熙三年(甲辰,公元1664年)将湖广分为湖北、湖南两省,郧阳府属湖北布政使司,领郧县、郧西、竹山、竹溪、房县、保康六县。清宣宗道光元年(辛巳,公元1821年)割竹山、竹溪、房县之南乡置白河厅(今柳林白河口)设抚民同知,后改督捕同知。清穆宗同治三年(甲子,公元1864年)裁白河厅,复原制。中华民国初年(壬子,公元1912年)全国实行省、道、县制,竹山属湖北省襄阳道。中华民国二十一年(壬申,公元1932年)改属湖北省第十一行政督察区。中华民国二十八年(己卯,公元1939年)属第八行政督察区。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己丑,公元1949年)元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竹山,竹山隶属陕南行政公署第四专署,后改为两郧专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竹山隶属中南行政区湖北省郧阳专员公署。1950年庚寅2月1日,改属郧阳地区专员公署。1952年壬辰襄郧合并,隶属襄阳专区专员公署。1965年乙巳,襄郧分设,竹山隶属郧阳专区行政公署。1970年庚戌,专区改称地区,竹山隶属郧阳地区行政公署。1994年甲戌10月,郧阳地区建制撤销,与十堰市合并,竹山隶属湖北省十堰市。

芳姓的堂号

洛阳堂:以望立堂,亦称河南堂。

新丰堂:以望立堂,亦称上庸堂、房陵堂、迁州堂。

芳姓的姓氏源流

一、fāng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山东之鱼台、昌乐,辽宁之清原,山西之太原,湖南之芷江,广东之新会,广西之田林等地均有分布。汉族、水族、傈僳族、土家族等皆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姓氏考略》注其源:

1、其引《路史》云:“周有芳氏,芳姓出方氏。”

2、又云:“出於方叔。望出新丰。”

芳姓的历史名人

芳姓古代名人

芳乘汉朝,字垂敷。幽州刺史。

芳丹汉朝,著名两汉之际农拧民起义军赤眉军将领。两汉之际,东汉光武帝刘秀借助赤眉军的力量完成了自己的势力组建后,出于封建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反过头来要消灭赤眉军。刘秀派手下大将冯异前去歼击赤眉军。冯异在华阴和赤眉军相遇。两军持了六十余日,连续发生了大小几十次战斗,冯异击降赤眉将领刘始、王宣及所部五千多人。东汉建武三年(公元27年),刘秀任命冯异为征西大将军。邓禹率车骑将军邓弘回军,和冯异相遇,邀约冯异共同进攻赤眉军。冯异说:“异与贼相拒且数十日,虽屡获雄将,余觽尚多,可稍以恩信倾诱,难卒用兵破也。上今使诸将屯黾池要其东,而异击其西,一举取之,此万成计也”。邓禹、邓弘自认同军有方,不听冯异的意见。于是,邓弘自作主张与赤眉大战。赤眉军佯败,丢弃辎重车辆奔逃,车上实际上尽装泥土,仅用豆子覆盖在表面,邓弘军士卒争相取食。赤眉军乘机还军猛攻,邓弘军大败。邓禹、冯异合兵救之,赤眉军退。冯异认为士卒饥倦,应休息,邓禹不听,复战,又大败,死伤三千余人,只带二十四骑逃归宜阳。冯异亦被击败,弃战马徒步逃出,退至回豁阪(今湖县),跟麾下的几个人重回大营,坚壁自守。冯异收集散兵和诸营守军,共得几万人。于是,和赤眉军约期会战。冯异预先派精壮将士,打扮成赤眉军模样,埋伏在路旁。作战时,冯异故意示敌以弱,当赤眉军一万多人已经打到前部,才出兵救援。赤眉军见汉军兵势不振,就调来大部队,想一举全歼冯异所部。冯异遂纵兵与之大战,鼓角齐鸣,呼声震天。战至下午,赤眉兵势渐衰,汉军伏兵突然冲出,由于他们跟赤眉衣服相同,无法识别,赤眉军败退。冯异驱兵追击,直到崤底,大破其军,收降八万多人。剩下的十几万人,跑到宜阳后,也全部投降。至此,前后延续十年之久的赤眉农民起义战争遂告失败。汉光武帝下诏慰劳冯异,说:“赤眉破平,士吏劳苦,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方论功赏,以荅大勋”赤眉军主力虽已投降,但各地分驻的赤眉军势力仍很强盛。当时,赤眉军将领芳丹占据新丰、延岑占据蓝田、王歆占据下圭口、蒋震占据霸陵、张邯占据长安、公孙守占据长陵、杨周占据谷口、吕鲔战据陈仓、角闳占据沂、骆延占据周至、任良占据鄂、汝章占据槐里,各称将军,拥兵多者万余,少者数千人,在主力失败后,转而自相攻击。而冯异则且战且行,驻军于上林苑中。延岑攻破其他附近的赤眉军之后,自称武安王,占据地盘,设置官吏,想独霸关中。他联结张邯、任良一起进攻冯异,结果被冯异破之,斩首千余级,于是,芳丹率先投降冯异。之后,原来依附延岑的各部赤眉军将领大都投降了冯异。延岑败走析地,冯异遣复汉将军邓晔﹑辅汉将军于匡要攻延岑,大破之,降其将苏臣等八千余人。延岑从武关逃往南阳。当地连年征战,粮食匮乏,百姓饥饿,黄金一斤才换五斗豆子,甚至有人吃人的情况发生。冯异部下士兵,也因为道路断绝,粮运艰难,只能吃野草野菜。汉光武帝知冯异处境,任命南阳赵匡为右扶风,率兵援助冯异,并给他送来粮食布匹,冯异部下群情振奋,军中皆呼万岁。冯异军中粮食渐渐充足,于是便开始征讨豪强,惩罚不听命令的,褒奖主动归附或立有功劳的。把为首的分子都送往京师,将部众都解散,令重归本业。时日不长,除吕鲔、张邯、蒋震投降了割据蜀地的公孙述外,其余的割据势力均被平息。冯异威行关中。第二年,公孙述派将程焉带兵数万,勾结吕鲔,想出屯陈仓,进攻三辅。冯异和赵匡迎击,程焉兵败,逃往汉川。冯异穷追不舍,在箕谷又大破程焉。接着回军进击吕鲔,吕鲔部众,降者甚多。此后,公孙述多次派兵进犯,每次都被冯异挫败。冯异在关中三年,关心民瘼,平反冤狱,发令施仁,威重化行。因而百姓安乐,远近怀德。

芳姓名字大全更多

芳眉琴 芳艾苓 芳晴莲 芳瑛妮 芳媚蓉 芳桂丝 芳韻霞 芳琼烟 芳蝶容 芳婷娣 芳嫦芝 芳莲蒂 芳枚琴 芳花钗 芳绮婵 芳咪娟 芳艳曼 芳嫣婕 芳珠姣 芳媛姿 芳琼枚 芳穗娴 芳霞鸽 芳梦幽 芳莺美 芳艳嫒 芳妮姣 芳黛洁 芳菊嫒 芳微莹 芳姣彩 芳苹娥 芳忆玫 芳兄妹 芳翠嫒 芳曼女 芳茜菁 芳绒梅 芳丽捧 芳蔓茵 芳幼姬 芳枚娥 芳茜静 芳妞霞 芳翠丝 芳嫒梅 芳鹃玲 芳姝凤 芳婷歌 芳玫姝 芳粉柔 芳巧甜 芳碧嫒 芳丽 芳艳 芳潇潇 芳素香 芳慧玉 芳泓熹 芳野正 芳野仁 芳菁 芳洣 芳珍枚 芳妹囡 芳媚仙 芳碧绒 芳藕娣 芳珠媚 芳翠换 芳茜匀 芳佩刁 芳蔼容 芳嫒娟 芳青茶 芳晚妮 芳侠妹 芳香浓 芳静囡 芳妹莺 芳明星 芳文俊 芳亭村 芳金洲 芳俊岭 芳村 芳鵁 芳鯤 芳琴娜 芳布尔 芳影娟 芳蓓蓉 芳润流 芳仙姬 芳利婵 芳凤甜 芳元娃 芳姣静 芳小对 芳雯岚 芳治寿 芳雪珺 芳镇兰 芳朋连 芳沛堂 芳燮明 芳俏薇 芳深梅 芳尔章 芳聪琼 芳伏君 芳萃蓉 芳玲格 芳颜娇 芳慧球 芳当时 芳公侠 芳立枚 芳作蓉 芳志白 芳存儒 芳学慈 芳兴苍 芳祖官 芳云映 芳有卓 芳素寒 芳毛海 芳孝素 芳杜芬 芳丹岚 芳学恕 芳孟景 芳耿才 芳候连 芳衍锦 芳士祝 芳阳莲 芳农基 芳宁都 芳华术 芳永傲 芳兴赵 芳元里 芳善用 芳圣三 芳继夏 芳安献 芳发滨 芳姜琴 芳丕付 芳碧宗 芳啟升 芳美旗 芳爱茜 芳秀考 芳进竹 芳勤恩 芳昭应 芳闽忠 芳柳河 芳利昭 芳清知 芳卷书 芳法慧 芳纯茹 芳留影 芳容萱 芳沛秀 芳扶华 芳芊菁 芳仰刚 芳其顶 芳岩发 芳梅林 芳爱平 芳仁树 芳阿力 芳水风 芳灯珍 芳岩林 芳祧 芳浯 芳喏 芳悼 芳姣萍 芳婧莉 芳姣莉 芳锁庚 芳银岳 芳佑花 芳蕙芬 芳刘妹 芳支旺 芳周桂 芳业焕 芳甲连 芳习书
百家姓大全提供芳姓起源,芳姓的标识,芳姓繁体,fang姓,芳姓,芳姓的拼音,芳氏,芳姓起源,芳姓名字,芳姓明星名人,芳姓名人有哪些,芳姓的读音,芳姓分布,芳姓郡望堂号,芳姓起名等芳姓氏的介绍。

百家姓首字母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