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晓查询首页|诗词大全|解梦大全|老黄历
通晓查询 > 百家姓大全 > 逮姓

输入姓氏,例如查找 王 姓起源,输入 “王” 或 “wang” 即可

逮姓,逮氏,逮姓起源

逮

【姓氏名称】

【姓氏繁体】

【姓氏拼音】dài

【姓氏人口】约 5 千

【姓氏排名】第 898 位

【姓氏分类】 -

【是否常用】 稀有姓氏

逮姓的百家姓排名

时间排名时间排名时间排名
最新8982018年2014年
2013年2007年2006年
1995年1987年1982年
明朝元朝宋朝
北宋

逮姓的起源

逮姓主要源自:姬姓、嬴姓、芈姓。

逮姓起源一

源于姬姓,出自西周时期官位迹人,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西周时期,有官员迹人,亦称及人、伋人。在古代,“人及”字义就是“逮”,而“逮”即“逯”的古体字,因此又称逮人、逯人。

逮人,专职掌管王室御设的行猎场所即围场,防止他人偷猎,保护围场内各种动物,探寻记录动物行踪,以供君王狩猎。在典籍《周礼·地官》中记载:“迹人,掌邦田之地政……禁麋鹿卵者,与其毒矢者。”

在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均设有逮人之官,到南北朝的北周时期,亦设有司迹中士,亦称司逮中士,官秩正二命(从八品),隶属于秋官府管辖,下属有司逮下士若干。

在典籍《唐韵》中有注释:“逯,姓也。逯音禄,又音鹿。今东郡有逯姓,二音并行。书本逯字或作逮。今河朔有逮姓,自呼音徒戴反,其义两通。”

在逮人、司逮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逮氏,亦有称迹氏、及氏、逯氏、伋氏者,逮氏读音作dài(ㄉㄞˋ)。

逮姓起源二

源于嬴姓,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秦国邑名,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据史籍《风俗通》记载,“逯”是一个地名,在距今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秦国有一个邑名叫逯(今山西永和),后来有一秦国大夫被封于逯邑,建逯城,其后人就以封邑名为姓氏,称为逯氏。唐朝时期,松赞干布迎娶大唐的文成公主,就是通过逯城回归吐蕃王朝的。

在秦汉之际,“逯”、“逮”二字通义通假,因此逯氏亦称逮氏,世代相传至今,读音作lù(ㄌㄨˋ)。

逮姓起源三

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邑名,亦以邑名为氏。

据史籍《路史》记载,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有付逯城(今河南沁阳),楚王族中有被封于付逯城者,其后代中有以邑名为姓氏者,称付逯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逯氏。

在秦汉之际,“逯”、“逮”二字通义通假,因此逯氏亦称逮氏,世代相传至今,读音作lù(ㄌㄨˋ)。

逮姓的分布

今山西省的清徐县,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柳州市,山东省的淄博市、潍坊市等地,均有逮氏族人分布。

逮姓 郡望

广平郡:汉景帝中元元年(公元前149年)分邯郸郡置郡,是由邯郸郡分置,治所在广平(今河北鸡泽),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省任县、南和、鸡泽、曲周、永年及平乡西北、肥乡东北一部分地区,后改为广平国。东汉时期废其郡入巨鹿郡。三国时期曹魏复置广平郡,辖境扩大。隋朝开皇初年废黜。

临河郡:南北朝时期北齐武平元年庚寅(公元570年)置临河郡,治所在今山西省永和县。隋朝开皇三年癸卯(公元583年)被废黜。

付逯城:亦称河内县、沁阳县。夏王朝时期为覃怀地,属冀州。商王朝时期为鄂侯国,属畿内。西周时期为邘国地,又为雍国之西境;春秋时期为周地、郑地,后又为晋国之野王邑,再后为楚国所占。战国时期为魏国之地,后又属韩国,再后为卫国。秦朝时期为河内郡所辖的野王邑。汉朝时期置野王县,后析为武德、波二县。晋朝时期废黜,恢复野王县,郡治由怀移至此县。隋朝时期改为河内县,因在黄河北。唐朝时期析为太行、忠义、紫陵三县,旋复合为河内县,为怀州治所。宋朝时期析置武德县,不久复并入河内县,属河北西路怀州。金国时期为南怀州治。元朝时期属怀孟路,后改为怀庆路。明朝时期属怀庆府。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废府存县,改为沁阳县,因在沁河之北,故名。沁阳县先后属河南省豫北道、河北道及第四行政督察区。1949年以后,改属平原省新乡专区,1952年平原省建制撤销,改属河南省新乡专区,1986年改属焦作市。1989年9月27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沁阳县,设立沁阳市。沁阳市直属于河南省,由焦作市代管。

逮姓 堂号

广平堂:以望立堂。

孝子堂:明朝时期的孝子逮相,广宗人,诸生。明嘉靖中期,母殁,庐墓三年,躬自负土成坟,时有大水而不浸其庐,远近称异。

逮姓 姓氏源流

一、dài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长治、阳泉,浙江之余姚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新编千家姓》收载。《姓氏考略》注引《汉书·颜注》云:“今河朔有逮姓。”

逮姓的郡望

广平郡:汉景帝中元元年(公元前149年)分邯郸郡置郡,是由邯郸郡分置,治所在广平(今河北鸡泽),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省任县、南和、鸡泽、曲周、永年及平乡西北、肥乡东北一部分地区,后改为广平国。东汉时期废其郡入巨鹿郡。三国时期曹魏复置广平郡,辖境扩大。隋朝开皇初年废黜。

临河郡:南北朝时期北齐武平元年庚寅(公元570年)置临河郡,治所在今山西省永和县。隋朝开皇三年癸卯(公元583年)被废黜。

付逯城:亦称河内县、沁阳县。夏王朝时期为覃怀地,属冀州。商王朝时期为鄂侯国,属畿内。西周时期为邘国地,又为雍国之西境;春秋时期为周地、郑地,后又为晋国之野王邑,再后为楚国所占。战国时期为魏国之地,后又属韩国,再后为卫国。秦朝时期为河内郡所辖的野王邑。汉朝时期置野王县,后析为武德、波二县。晋朝时期废黜,恢复野王县,郡治由怀移至此县。隋朝时期改为河内县,因在黄河北。唐朝时期析为太行、忠义、紫陵三县,旋复合为河内县,为怀州治所。宋朝时期析置武德县,不久复并入河内县,属河北西路怀州。金国时期为南怀州治。元朝时期属怀孟路,后改为怀庆路。明朝时期属怀庆府。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废府存县,改为沁阳县,因在沁河之北,故名。沁阳县先后属河南省豫北道、河北道及第四行政督察区。1949年以后,改属平原省新乡专区,1952年平原省建制撤销,改属河南省新乡专区,1986年改属焦作市。1989年9月27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沁阳县,设立沁阳市。沁阳市直属于河南省,由焦作市代管。

逮姓的堂号

广平堂:以望立堂。

孝子堂:明朝时期的孝子逮相,广宗人,诸生。明嘉靖中期,母殁,庐墓三年,躬自负土成坟,时有大水而不浸其庐,远近称异。

逮姓的姓氏源流

一、dài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长治、阳泉,浙江之余姚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新编千家姓》收载。《姓氏考略》注引《汉书·颜注》云:“今河朔有逮姓。”

逮姓的历史名人

逮姓古代名人

逮并汉朝,(生卒年待考),亦称逯并。著名大臣、蒙乡侯。西汉孺子婴居摄三年(公元8年),逮并被封为蒙乡侯。,王莽篡汉后建立新朝,廷下大司马孔永认为王莽为事无常,遂辞职,逮并继任为大司马。新朝于凤元年(公元14年),在王莽推行新政改革,即更改地方官制和政区建制的过程中,大司马逮并被免职。新朝地皇四年(西汉更始元年,公元23年),绿林起义军拥立刘氏宗亲刘玄称帝,年号定为“更始”,就是历史上的更始帝。这使王莽的新朝政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为了冲走这个不好消息带来的晦气,王莽举行了盛大的婚礼。为了显示自己没有老,他还特意将自己的胡子染成了黑色。但这丝毫不能挽救王莽的败亡命运。当年的农历6月,王莽派出的军队和起义军在昆阳交战,结果王莽军全军覆没。起义军乘胜直捣长安。农历10月1日,义军攻进了长安的宣平门。王莽被城内响应义军的一名商人杜吴杀死。王莽政权败亡后,更始帝刘玄大肆屠戮新朝官吏,逮并因在新朝中任过重职,全族遂避难逃亡,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姓氏古体字“逯”为姓氏者,称逯氏,其实还是同一姓氏字。也有改用先祖名字称并氏者。

逮姓名字大全更多

逮国洞 逮敏 逮玉凤 逮巧莲 逮宝霞 逮培英 逮素珍 逮娟 逮香囡 逮菊娘 逮妹囡 逮萍瑛 逮圆娥 逮菜娟 逮娥燕 逮葵枝 逮黛娣 逮茶萍 逮碧茶 逮娣容 逮女芬 逮幼玫 逮芬囡 逮嫒娟 逮娣美 逮花蝶 逮绮蓉 逮媚婵 逮粉苹 逮娴秀 逮侠妹 逮藕娥 逮沙妹 逮婷娣 逮鸾娟 逮黛梅 逮嫚娣 逮嫣婕 逮琼枚 逮娟娅 逮英沙 逮姗琴 逮妮姣 逮绮媛 逮瑛莺 逮颖囡 逮妤姝 逮菽娟 逮翠嫒 逮茜菁 逮丽茉 逮黛美 逮蕙苓 逮女容 逮素蓓 逮腮琴 逮玲丝 逮莺丽 逮伶娇 逮荔苹 逮翠丝 逮彩俐 逮凤娉 逮容姿 逮莉娉 逮影屏 逮丽骊 逮娜倩 逮恋妮 逮霜芹 逮妍翠 逮瑛姣 逮明明 逮勇 逮胜福 逮安彪 逮克民 逮云刚 逮传祥 逮杰 逮明福 逮广民 逮建栋 逮新焕 逮富良 逮广福 逮新华 逮宝柱 逮宝庆 逮顺晏 逮新平 逮严建 逮德标 逮利利 逮国华 逮良忠 逮松权 逮景明 逮振海 逮德一 逮忠杰 逮凯斌 逮宾 逮威 逮岩 逮振江 逮昰 逮喝 逮白根 逮容琴 逮黛茹 逮范良 逮六银 逮燮明 逮丕升 逮深梅 逮容妍 逮洪计 逮萃蓉 逮韵妮 逮宜妹 逮丹霓 逮志白 逮存儒 逮八三 逮汉模 逮学慈 逮韵芸 逮见标 逮亚法 逮宣财 逮九宽 逮毛海 逮阳仙 逮衍通 逮许秀 逮生今 逮桂意 逮杜芬 逮炳喆 逮丹岚 逮耿才 逮阳莲 逮意洪 逮华术 逮永傲 逮祯权 逮桂谋 逮美腾 逮来桃 逮梅城 逮亚帮 逮石果 逮发滨 逮燕鹰 逮朝多 逮美旗 逮爱茜 逮秀考 逮文竟 逮成堂 逮全占 逮文红 逮银彬 逮来锁 逮艳明 逮浯 逮海车 逮婧莉 逮栽根 逮明模 逮蕙芬 逮吉玛 逮韵芬 逮信木 逮团兴 逮甲连 逮花银 逮定品 逮银灯 逮守儒 逮培用 逮淑蓓 逮秋妃 逮望水 逮水瑛 逮征德 逮翻娥 逮玉樑 逮惠石 逮定珊 逮官付 逮经长 逮纯祖 逮文棉 逮细科 逮求财 逮启农
百家姓大全提供逮姓起源,逮姓的标识,逮姓繁体,dai姓,逮姓,逮姓的拼音,逮氏,逮姓起源,逮姓名字,逮姓明星名人,逮姓名人有哪些,逮姓的读音,逮姓分布,逮姓郡望堂号,逮姓起名等逮姓氏的介绍。

百家姓首字母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