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晓查询首页|诗词大全|解梦大全|老黄历
通晓查询 > 百家姓大全 > 催姓

输入姓氏,例如查找 王 姓起源,输入 “王” 或 “wang” 即可

催姓,催氏,催姓起源

催

【姓氏名称】

【姓氏繁体】

【姓氏拼音】cuī

【姓氏人口】约 4 千

【姓氏排名】第 954 位

【姓氏分类】 -

【是否常用】 稀有姓氏

催姓的百家姓排名

时间排名时间排名时间排名
最新9542018年2014年
2013年2007年2006年
1995年1987年1982年
明朝元朝宋朝
北宋

催姓的起源

催姓主要源自:姬姓、姜姓。

催姓催姓起源一

源于姬姓,出自西周时期官吏催马,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催马,亦称趣马,是西周初期设置的官位,隶属于夏官管辖。催马,其职位在校人之下,为中士,职掌王室马匹的饲养,为马政之官。“校人”是西周王室养马之官的统领,亦称“校正”。在典籍《周礼·夏官》中记载:“趣马掌赞正良马,而齐其饮食,简其六节,辨四时之居治,以听驭夫。”在典籍《诗·大雅·云汉》中也记载:“趣马师氏,膳夫左右。”在典籍《说文解字》中明确指出:西周早期,并无“催”字,只有“趣”字,后造催字,互为代用。“趣”字就是“催”字,“趣马”亦是“催马”。

在催马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先称趣氏,后有改称催氏者,读音作qù(ㄑㄩˋ)。该支崔氏与趣氏同宗同源。

催姓催姓起源二

源于姜姓,出自齐国君主丁公伋嫡长子姜季子的后裔崔氏,属于避难改姓为氏。据史籍《唐书·宰相世系表》、《元和姓纂》等记载:崔氏是炎帝神农氏的后裔。西周时期,齐国是西周初周武王分封的重要诸侯国之一,建都于临淄(今山东淄博),开国君主是吕尚。吕尚本来姓姜,因为他的先祖被封于吕(今河南南阳),从其封姓,故称为吕尚。吕尚的儿子丁公佶,是齐国的第二代国君,他的嫡子叫季子,本来应该继承君位,但却让位给弟弟叔乙(乙公得),而自己则住到食采地崔邑(今山东章丘),后来以邑为氏,就是崔氏。崔氏已有将近三千年的历史,长期都是山东望族和中国的著姓。

周惠王姬阆六年(陈宣公二十一年,公元前671年),陈宣公妫杵臼杀了自己的太子妫御寇。由于妫御寇与公子妫完关系非常好,恐祸及己,于周桓王姬林二十年(公元前700年)逃到了齐国。当时的春秋霸主齐桓公姜小白收留了妫完,并赐给他田地邑城,还想任命他为正卿,但他只接受了“工正”一职,陈氏由此立足于齐国。妫完感谢齐桓公之德,遂指齐桓公所赐之田改姓为田氏,称田敬仲完。田敬仲完的后代田氏家族在齐国逐渐发展,至其五代孙田乞时,为齐景公姜杵臼的大夫,其后田氏一族在齐国世代为相,并逐步垄断了齐国政权,齐国君主犹如傀儡。在田无宇、田常等人身为姜齐之臣时,为了争取齐国民心,在春秋末期就曾不惜经济代价施惠于民,被称为“厚施买国”,最后使齐国人心归附于田氏家族。到周安王姬骄十一年(公元前391年),田敬仲完的第十代孙国相田和,他将齐国君主齐康公姜贷放逐到海边,只留一城之地作为其食邑,田和成为了齐国实际上的国君。到周安王十六年(公元前386年),周王室册命田和为齐侯,正式将他列为诸侯。过了几年,齐康公病逝,姜姓遂绝其祀。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田代齐姜”。

田代齐姜后,许多姜姓裔族纷纷外迁、改姓,以避其祸,其中就有崔氏族人将姓氏加“亻”改为“催”,称催氏,读音仍作cuī(ㄘㄨㄟ)。该支催氏于崔氏同宗同源,皆尊奉姜季子为得姓始祖。

催姓的分布

催氏是一个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两千位,在台湾省则没有,多以南阳、齐郡为郡望。

今河南省的南阳市方城县,山东省的济南市历下区、章丘市、淄博市,陕西省的咸阳市乾县,天津市的红桥区等地,均有催氏族人分布。

催姓 郡望

南阳郡:春秋战国时期称南阳的地区颇多。鲁国的南阳指泰山以南、汶水以北地。晋国的南阳指太行以南、黄河以北地区。战国时期魏国的南阳,一部分属韩国(戊戌,公元前263年,秦国大将白起进攻韩国取南阳,韩本部与上党郡被分隔)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地亦称南阳,分属韩楚。秦朝时期南阳郡设于秦昭王三十五年(己丑,公元前272年)为秦国夺取楚国之地而设,治所在宛县(今河南南阳)后秦国大将白起在秦昭襄王四十四年(戊戌,公元前263年)进攻韩国克取了南阳,使韩国本土与上党郡被分隔,以宛为治所,置南阳郡。两汉之际,南阳郡辖二十六县,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熊耳山以南叶县内乡之间和湖北省大洪山以北应山郧县之间的大部分地区,后逐渐缩小。隋朝开皇三年(癸卯,公元583年)被废黜,隋大业三年(丁卯,公元607年)复置。唐朝初期又被废黜,唐天宝初年(壬午,公元742年)曾改邓州南阳郡为良穰县(今河南邓县)治所。元、明、清诸朝的南阳府治皆在南阳,即汉朝的宛县、今河南省南阳市。

齐 郡:西汉时期先为临淄郡,后改齐郡,治所在临淄(营丘,今山东淄博临淄),其时辖地在今山东淄博市和益都、广饶、临朐等县地。唐朝天宝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改为青州北海郡,属河南道,县为属。唐至德二年(丁酉,公元757年)北海郡仍改为青州。唐永泰元年(乙巳,公元765年)道改为军,齐郡属平卢军节度使领辖,治所在益都,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的潍坊市一带地区。

催姓 堂号

南阳堂:以望立堂。

齐郡堂:以望立堂,亦称临淄堂、益都堂。

催姓 姓氏源流

一、cuī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尚义、围场,河南之确山,山西之太原、大同,湖北之监利,安徽之泾县,云南之泸水,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族、怒族、土家族有此姓。《清通志·氏族略》收载。初见于《玉篇》。

催姓的郡望

南阳郡:春秋战国时期称南阳的地区颇多。鲁国的南阳指泰山以南、汶水以北地。晋国的南阳指太行以南、黄河以北地区。战国时期魏国的南阳,一部分属韩国(戊戌,公元前263年,秦国大将白起进攻韩国取南阳,韩本部与上党郡被分隔)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地亦称南阳,分属韩楚。秦朝时期南阳郡设于秦昭王三十五年(己丑,公元前272年)为秦国夺取楚国之地而设,治所在宛县(今河南南阳)后秦国大将白起在秦昭襄王四十四年(戊戌,公元前263年)进攻韩国克取了南阳,使韩国本土与上党郡被分隔,以宛为治所,置南阳郡。两汉之际,南阳郡辖二十六县,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熊耳山以南叶县内乡之间和湖北省大洪山以北应山郧县之间的大部分地区,后逐渐缩小。隋朝开皇三年(癸卯,公元583年)被废黜,隋大业三年(丁卯,公元607年)复置。唐朝初期又被废黜,唐天宝初年(壬午,公元742年)曾改邓州南阳郡为良穰县(今河南邓县)治所。元、明、清诸朝的南阳府治皆在南阳,即汉朝的宛县、今河南省南阳市。

齐 郡:西汉时期先为临淄郡,后改齐郡,治所在临淄(营丘,今山东淄博临淄),其时辖地在今山东淄博市和益都、广饶、临朐等县地。唐朝天宝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改为青州北海郡,属河南道,县为属。唐至德二年(丁酉,公元757年)北海郡仍改为青州。唐永泰元年(乙巳,公元765年)道改为军,齐郡属平卢军节度使领辖,治所在益都,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的潍坊市一带地区。

催姓的堂号

南阳堂:以望立堂。

齐郡堂:以望立堂,亦称临淄堂、益都堂。

催姓的姓氏源流

一、cuī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尚义、围场,河南之确山,山西之太原、大同,湖北之监利,安徽之泾县,云南之泸水,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族、怒族、土家族有此姓。《清通志·氏族略》收载。初见于《玉篇》。

催姓的历史名人

催姓名字大全更多

催建燕 催秀珍 催贵礼 催海格 催冯民 催琳 催玉凉 催世花 催庆玲 催洪花 催珊珊 催思娥 催维园 催二行 催兰芝 催小芬 催同祯 催雅兰 催俊燕 催在女 催卉 催绒芬 催妹姣 催央娣 催梅雀 催素绸 催萍瑛 催秀菜 催菜娟 催碧绒 催鸾珍 催茶萍 催淑茸 催女芬 催娟桂 催影婵 催蔼容 催嫒娟 催嫩莲 催柔兰 催晚妮 催娇露 催女琴 催妹莺 催荷鲜 催琼烟 催翠姑 催雪瑕 催微莎 催圆女 催秀鸟 催咪娟 催艳曼 催娜菊 催苹儿 催琼枚 催霞鸽 催娟娅 催浣沙 催彩茵 催莺美 催雯滢 催苹娥 催燕旎 催柔枝 催茜菁 催黛美 催玲嫒 催志刚 催仕荣 催明 催巍 催亮 催天元 催连华 催浩 催松涛 催新福 催修民 催俊荣 催保国 催延辉 催胜强 催成旦 催志格 催成坚 催文奇 催玉福 催健华 催春林 催太山 催同军 催福有 催万有 催作友 催永长 催永贤 催俊峰 催会平 催莀熙 催志强 催德兴 催永生 催玉斌 催海军 催大伟 催兴和 催书强 催朗 催仁 催军 催玲芹 催布尔 催芙芬 催俪薇 催容琴 催筱莲 催西雄 催萃英 催允芹 催位珍 催调仙 催雯岚 催婉璇 催沛堂 催俏薇 催深梅 催雅绮 催萃蓉 催宜妹 催灯香 催作蓉 催志白 催显苗 催木艳 催汉模 催三相 催成坦 催兴苍 催祖官 催宽芬 催九宽 催许秀 催桂意 催炳喆 催成西 催冰冰 催成尼 催永植 催秒 催新琪 催利宾 催根实 催溪 催付礼 催建将 催墩浈 催汝奂 催国敏 催成弟 催昌凤 催碧华 催凤林 催胜英 催发水 催燕华 催伯春 催荍 催豇 催酋 催媚媛 催福棉 催牡兰 催琼淑 催碎春 催米琴 催银岳 催太万 催蕙芬 催韵芬 催合太 催东斗 催喜三 催位云 催颖娣 催蔓妮 催秀姝 催布吉 催桂召 催五娥 催花银 催淑蓓 催秋妃 催会臻 催乃仙 催玉禧 催征德 催玉樑
百家姓大全提供催姓起源,催姓的标识,催姓繁体,cui姓,催姓,催姓的拼音,催氏,催姓起源,催姓名字,催姓明星名人,催姓名人有哪些,催姓的读音,催姓分布,催姓郡望堂号,催姓起名等催姓氏的介绍。

百家姓首字母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