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晓查询首页|诗词大全|解梦大全|老黄历
通晓查询 > 百家姓大全 > 苻姓

输入姓氏,例如查找 王 姓起源,输入 “王” 或 “wang” 即可

苻姓,苻氏,苻姓起源

苻

【姓氏名称】

【姓氏繁体】

【姓氏拼音】

【姓氏人口】不足千人

【姓氏排名】第 1407 位

【姓氏分类】 -

【是否常用】 稀有姓氏

苻姓的百家姓排名

时间排名时间排名时间排名
最新14072018年2014年
2013年2007年2006年
1995年3881987年1982年194
明朝元朝宋朝
北宋

苻姓的起源

苻姓主要源自:姬姓。

苻姓苻姓起源一

源于羌族,出自古西戎分支氐族酋首苻洪,属于以宗教信仰为氏。苻洪,生于西晋太康六年(公元285年),其父亲怀归为其氐族部落的小帅,家族世为西戎酋长。苻氏的祖先,初居武都,原无姓氏,当时众人以其家中池塘中生有蒲草,高五丈,五节,如竹形,称之为“蒲家”,因以为姓氏,称蒲氏。三国曹魏时期,蒲家由武都迁于略阳郡临渭县(今甘肃秦安),世为部落小帅。晋永嘉四年(公元310年),蒲洪因豪爽、公道,被宗人推为盟主,自称护氐校尉、秦州刺史、略阳公。刘曜建前赵国,在长安称帝,以蒲洪为宁西将军、率义侯,曾徙居于高陆(今陕西高陵),晋升为氐王。前赵国亡后,蒲洪退居陇山。

东晋咸和八年(公元333年),蒲洪降于后赵国石虎,拜冠军将军、泾阳伯。后蒲洪率氐、羌两万户下陇东,至冯翊郡(今陕西大荔),劝石虎徙雍州豪杰及氐、羌十多万户于关东,以实京师,被采纳,拜龙骧将军、流民都督,率户两万居于枋头(今河南浚县)。

晋永和六年(公元350年)春,蒲洪遣使至江左,东晋王朝任命蒲洪为征北将军、都督河北诸军事、冀州刺史、广川郡公。当时冉闵杀胡羯、关陇流民相率西归,路经枋头,大多归之,蒲洪拥众至十余万,自称大将军、大单于、三秦王,在祈告天神的祭祀中,得谶文“草付应王”,又其孙蒲坚背上有纹如同草书付字,遂取“苻”为姓氏,改称苻氏。之后,蒲洪被后赵国石虎的旧将麻秋毒死。其子苻健继统其众。苻健根据“民心思晋”的情况,在从枋头向关中进军的过程中,打着晋朝征西大将军、都督关中诸军事、壅州刺史的旗号,当年冬抵达关中后,又遣使向晋王朝称臣,直至其称帝建号后,才正式和东晋王朝断绝关系。

史书评价苻洪:“好施,多权略,骁武善骑射”,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前秦国的奠基者。在苻洪的后裔子孙中,多以先祖祭祀谶文为世传姓氏,即称苻氏,亦有维持原家族姓氏者,称蒲氏,皆世代相传至今,史称苻氏正宗。该支出自氐族之苻氏,其正确姓氏读音原本仍作pú(ㄆㄨˊ),后借“符”字读音讹作fú(ㄈㄨˊ)。

苻姓苻姓起源二

源于地名,出自春秋时期郑国萑苻之地,属于以地名为氏。萑苻,就是春秋时期郑国人对沼泽的别称,由于泽内遍生苻草,因此如是称。苻草,俗称“鬼目草”。这在儒家经典之一的《尔雅·释草》中有注释:“茎似葛,叶圆而毛,子如耳珰,赤色,丛生。江东人呼鬼目草。”在史籍《左传·昭公二十年》中记载:“郑国多盗,取人于萑苻之泽。大叔悔之,曰:“吾早从夫子,不及此。”兴徒兵以攻萑苻之盗,尽杀之,盗少止。杜预注:萑苻,泽名。于泽中劫人。”一般来说,凡是丛生芦苇之水泽皆可谓之“萑苻之泽”,这在《春秋左传注》中著名的语言学家杨伯峻即有特别说明。后来,人们多将“萑苻”用以称盗贼出没之处,或用来称草寇。例如,在史籍《左传·昭公二十一年》中记载:“郑子太叔兴徒兵以攻萑苻之盗,尽杀之。”在史籍《明史·李俊传》中也记载:“尸骸枕籍,流亡日多,萑苻可虑。”近代诗人沈昌眉在《和弟》一诗中也描述:“攫人无魑魅,御人无萑苻。”明朝文学家吴承恩在《赠邑侯汤滨喻公入觐障词》中亦说:“盗息萑苻,净扫鼪鼯之迹;讼清枳棘,坐消雀鼠之风。”清朝时期的招广涛在《募兵》一诗中也描述:“不见萑苻中,流劫日纵横。”当代大文豪郭沫若在《少年时代·黑猫》中也如是说:“……在宣布独立以后,更由萑苻余孽一变而为丰沛功臣。”显然,“萑苻”成了贼寇流盗的代名词。

其时居于郑国萑苻之民,即有以居邑名称为姓氏者,称萑苻氏,后因“萑苻”多贬为盗,遂拆分为萑氏、苻氏以避之,世代相传至今。该支出自姬姓郑国之苻氏,正确姓氏读音作pú(ㄆㄨˊ)。

苻姓苻姓起源三

源于官位,出自秦、汉时期官吏符节令,属于以官职称谓简笔为氏。符节令,是秦朝时期开始设置的官位,在汉朝时期归置余少府管辖,负责掌管国家的符节令、符节丞,并专职掌管百官的诏符,并统辖掌管天子符印,因此亦称“符玺郎”。到了隋、唐时期,符节令改称“符宝郎”,并专设符宝局,隶属于门下省管辖,后改为“典瑞监”。至明朝时期,作为尚宝局的最高长官,改称为“尚宝卿”,别称就是“符台”。另外,在元朝时期有“符牌使”,全称为“符牌大使”,是元朝官署符牌局的最高长官,辖下有符牌副使,官秩正八品,隶属于工部,专职掌管制造各级军制将领的虎符等符印。

在符节令、符玺郎、符节丞、符宝郎、典瑞监、尚宝卿以及符台、符牌使的后裔子孙中,皆有以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符氏,后有简笔将部首“竹”改为“艸”而称苻氏者,世代相传至今。该支苻氏与以官职称谓为氏的符氏同宗同源,正确姓氏读音作fú(ㄈㄨˊ)。

苻姓的分布

苻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世间皆传说出自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前秦国,其实远在春秋时期的郑国就有苻氏,但源于古代氐族者居多,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在台湾省则没有,以武都、天水、凉州、平凉为郡望。

在符氏的发展历史上,有不少关键时期,约2240年前得姓,唐五代宋得以壮大,1500多年前融入苻氏,解放后分离也一部分为付氏。

当今国内符氏人口约为100多万人,约占国内汉族人口的10,海外符氏约30万人约占海外华人的1。综合符氏人口约排在中华姓氏的100——140位之间。目前苻氏人口总数虽然比较少,但如今却广泛分布于陕西、甘肃、江西、河北、山东、河南等省份。

苻姓 郡望

武都郡:周惠王十三年(丁巳,公元前664年),齐国伐鄣。农历7月,国君胡公祥陈亡,城池失落,鄣国被灭。韅因兄亡邑,不得已逃至梁州定居。鄣国和齐国都为齐太公的后裔,鄣国的后人本以国名“鄣”为氏,今国已不复存在,为不忘同宗相残之悲剧、牢记亡国之屈辱,因而去邑为章,自立章氏,谓章韅。梁州(今陕西汉中),春秋时期置武都郡,战国时期的楚国改置为梁州郡。

天水郡:亦称上邽郡。西汉朝元鼎三年(丁卯,公元前441年)置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肃通渭),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通渭县、秦安县、定西县、清水县、庄浪县、甘谷县、张家川县及天水市西北部、陇西东部、榆中东北部地一带地区。东汉朝永平十七年(甲戌,公元74年)改为汉阳郡。三国时期曹魏仍改为天水郡。西晋时期移治到上邽(今甘肃天水),北魏时期仍改回为天水郡,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甘谷县等市县一带地区。

凉 州:为汉武帝刘彻所置的十三刺史部之一。东汉时期改置为州,治所在陇县(今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其时辖地在今宁夏、甘肃及青海、陕西、内蒙古各一部。三国时期曹魏国移治到姑臧(今甘肃武威),仅辖河西地区。凉州曾一度属于吐蕃(今新疆)。五代时期的西夏为设西凉府。元朝时期亦为西凉州。明朝时期置为凉州卫。清朝雍正时期改置凉州府,仅辖武威及其周围数县。民国时期废府为县。

平凉郡:周郝王四十三年(己丑,公元前272年),秦昭王灭义渠戎,置陇西、北地、上郡,平凉入秦国的版图,属北地郡。汉武帝元鼎三年(丁卯,公元前114年),分北地郡置安定郡(治所在高平,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境),平凉全境改属安定郡;东汉并泾阳入朝那,平凉属凉州刺史部安定郡的朝那、乌氏二县。三国时期曹魏于郡上设州,此地属雍州安定郡,恢复了泾阳县。西晋又废泾阳县,新置都卢县,平凉市境东部属朝那县,西部属都卢县。十六国南北朝是最乱的时期,平凉全境先后为前赵、后赵、前秦、后秦、夏、北魏、西魏、北周所领有,建制变化很大。前秦永兴二年(戊午,公元358年)苻坚欲进攻前凉,置平凉郡(初治高平镇,后治鹑阴),取平定凉国之意,平凉之名始见于史册。以后,前秦苻坚曾以平凉为根本,向后秦反攻:夏赫连定曾即皇帝位于平凉。北周武帝建德元年(壬辰,公元572年)于西北部治平凉县,属长城郡。是平凉市建制的开始,距现在一千四百一十年。隋朝时期,隋朝开皇三年(癸卯,公元584年)废郡置州,平凉市属原州,隋朝大业初年(公元605年)又废州置郡,改属平凉郡。唐朝武德元年(戊寅,公元618年)复置原州,治平高,唐朝天宝元年(壬午,公元742年)再改平凉郡,旋复为原州,平凉市属原州,唐朝贞元七年(辛未,公元791年)泾原节度使刘昌筑平凉城扼弹筝峡口,奠定今平凉市城址,距现在一千一百九十一年,唐宪宗元和四年(己丑,公元809年)移行渭州于平凉,平凉市废。广明初复陷吐蕃,中和四年收复为渭州治。唐朝末期,李茂贞据凤翔称岐王,渭州属于岐,历后梁。后唐明宗天成元年(丙戌,公元926年)灭岐,渭州属后唐。后唐清泰二年(乙未,公元935年)以原平凉市的安国、耀武二镇复置平凉市,属泾州;后晋天福五年(庚子,公元940年)改属渭州。宋朝时期,仍为渭州治所,属泾原路,为泾原路经略安抚使驻地,与西夏接壤,是当时的军事重镇;至宋大观二年,共领泾州、原州、渭州、西安州、会州、德顺军、镇戎军、怀德军等五州三军,遂代泾州、原州成为这一地区的政治军事中心。宋徽宗政和七年(丁酉,公元1117年)置平凉军,设节度使。金国开六盘道,在金国大定二十七年(丁未,公元1187年)始置平凉府,辖五县,属凤翔路。平凉市为府治所。元朝时期仍以平凉为府,辖三县,属巩昌总帅府,并潘原县入平凉市,平凉市仍为府治所。自此,平凉市的辖境再未有大的变动。明朝时期的平凉府辖三州七县,属陕西布政使司关内道;平凉市仍为府治所。清朝初期沿明朝建制,属陕西布政使司。清朝康熙八年(己酉,公元1669年)改属甘肃布政使司,平凉仍为府,府上设道:初为平庆泾固化道,同治末改为平庆泾固化盐法兵备道,平凉县为道、府治所。民国元年(壬子,公元1912年)废府,仍设道。民国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改平庆泾固化道为陇东道,设观察使;后改为泾原道,设道尹。民国十六年(丁卯,公元1927年)改设泾原区行政长,民国二十四年乙亥(公元1935年)改为甘肃省第二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平凉县为道、署驻地。民国三十六年(丁亥,公元1947年)7月28日平凉解放,成立了平凉市人民政府。1950年庚寅由县城内划出城关和郊区另设平凉市。1958年戊戌12月撤销平凉、华亭两县并入平凉市。1961年辛丑11月恢复华亭县。1964年甲辰1月撤销平凉市,恢复平凉县。2002年壬午9月,平凉撤地建市。

苻姓 堂号

天水堂:以望立堂。

苻姓 姓氏源流

一、

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本蒲氏,苻洪以其孙坚背上有‘艸付臣又土’之文[按:艹、付合而为苻;臣、又、土,合而为堅(坚)],遂改为苻。”归“以事为氏”之例。(按:《姓氏词典》据《晋书载记·苻洪传》云:“晋代苻洪本姓蒲,前秦略阳临渭氐人。后降晋为征北大将军,因谶文有‘草付应王’,其孙坚背上也有‘草付’二字,遂改姓苻氏。自称大单于、大将军、三秦王。”以背文改氏以应天命之说,实属荒诞,然而古之统治者借以愚弄世人,建信立威施此指鹿为马之技,或亦有之。)

苻姓的郡望

武都郡:周惠王十三年(丁巳,公元前664年),齐国伐鄣。农历7月,国君胡公祥陈亡,城池失落,鄣国被灭。韅因兄亡邑,不得已逃至梁州定居。鄣国和齐国都为齐太公的后裔,鄣国的后人本以国名“鄣”为氏,今国已不复存在,为不忘同宗相残之悲剧、牢记亡国之屈辱,因而去邑为章,自立章氏,谓章韅。梁州(今陕西汉中),春秋时期置武都郡,战国时期的楚国改置为梁州郡。

天水郡:亦称上邽郡。西汉朝元鼎三年(丁卯,公元前441年)置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肃通渭),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通渭县、秦安县、定西县、清水县、庄浪县、甘谷县、张家川县及天水市西北部、陇西东部、榆中东北部地一带地区。东汉朝永平十七年(甲戌,公元74年)改为汉阳郡。三国时期曹魏仍改为天水郡。西晋时期移治到上邽(今甘肃天水),北魏时期仍改回为天水郡,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甘谷县等市县一带地区。

凉 州:为汉武帝刘彻所置的十三刺史部之一。东汉时期改置为州,治所在陇县(今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其时辖地在今宁夏、甘肃及青海、陕西、内蒙古各一部。三国时期曹魏国移治到姑臧(今甘肃武威),仅辖河西地区。凉州曾一度属于吐蕃(今新疆)。五代时期的西夏为设西凉府。元朝时期亦为西凉州。明朝时期置为凉州卫。清朝雍正时期改置凉州府,仅辖武威及其周围数县。民国时期废府为县。

平凉郡:周郝王四十三年(己丑,公元前272年),秦昭王灭义渠戎,置陇西、北地、上郡,平凉入秦国的版图,属北地郡。汉武帝元鼎三年(丁卯,公元前114年),分北地郡置安定郡(治所在高平,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境),平凉全境改属安定郡;东汉并泾阳入朝那,平凉属凉州刺史部安定郡的朝那、乌氏二县。三国时期曹魏于郡上设州,此地属雍州安定郡,恢复了泾阳县。西晋又废泾阳县,新置都卢县,平凉市境东部属朝那县,西部属都卢县。十六国南北朝是最乱的时期,平凉全境先后为前赵、后赵、前秦、后秦、夏、北魏、西魏、北周所领有,建制变化很大。前秦永兴二年(戊午,公元358年)苻坚欲进攻前凉,置平凉郡(初治高平镇,后治鹑阴),取平定凉国之意,平凉之名始见于史册。以后,前秦苻坚曾以平凉为根本,向后秦反攻:夏赫连定曾即皇帝位于平凉。北周武帝建德元年(壬辰,公元572年)于西北部治平凉县,属长城郡。是平凉市建制的开始,距现在一千四百一十年。隋朝时期,隋朝开皇三年(癸卯,公元584年)废郡置州,平凉市属原州,隋朝大业初年(公元605年)又废州置郡,改属平凉郡。唐朝武德元年(戊寅,公元618年)复置原州,治平高,唐朝天宝元年(壬午,公元742年)再改平凉郡,旋复为原州,平凉市属原州,唐朝贞元七年(辛未,公元791年)泾原节度使刘昌筑平凉城扼弹筝峡口,奠定今平凉市城址,距现在一千一百九十一年,唐宪宗元和四年(己丑,公元809年)移行渭州于平凉,平凉市废。广明初复陷吐蕃,中和四年收复为渭州治。唐朝末期,李茂贞据凤翔称岐王,渭州属于岐,历后梁。后唐明宗天成元年(丙戌,公元926年)灭岐,渭州属后唐。后唐清泰二年(乙未,公元935年)以原平凉市的安国、耀武二镇复置平凉市,属泾州;后晋天福五年(庚子,公元940年)改属渭州。宋朝时期,仍为渭州治所,属泾原路,为泾原路经略安抚使驻地,与西夏接壤,是当时的军事重镇;至宋大观二年,共领泾州、原州、渭州、西安州、会州、德顺军、镇戎军、怀德军等五州三军,遂代泾州、原州成为这一地区的政治军事中心。宋徽宗政和七年(丁酉,公元1117年)置平凉军,设节度使。金国开六盘道,在金国大定二十七年(丁未,公元1187年)始置平凉府,辖五县,属凤翔路。平凉市为府治所。元朝时期仍以平凉为府,辖三县,属巩昌总帅府,并潘原县入平凉市,平凉市仍为府治所。自此,平凉市的辖境再未有大的变动。明朝时期的平凉府辖三州七县,属陕西布政使司关内道;平凉市仍为府治所。清朝初期沿明朝建制,属陕西布政使司。清朝康熙八年(己酉,公元1669年)改属甘肃布政使司,平凉仍为府,府上设道:初为平庆泾固化道,同治末改为平庆泾固化盐法兵备道,平凉县为道、府治所。民国元年(壬子,公元1912年)废府,仍设道。民国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改平庆泾固化道为陇东道,设观察使;后改为泾原道,设道尹。民国十六年(丁卯,公元1927年)改设泾原区行政长,民国二十四年乙亥(公元1935年)改为甘肃省第二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平凉县为道、署驻地。民国三十六年(丁亥,公元1947年)7月28日平凉解放,成立了平凉市人民政府。1950年庚寅由县城内划出城关和郊区另设平凉市。1958年戊戌12月撤销平凉、华亭两县并入平凉市。1961年辛丑11月恢复华亭县。1964年甲辰1月撤销平凉市,恢复平凉县。2002年壬午9月,平凉撤地建市。

苻姓的堂号

天水堂:以望立堂。

苻姓的姓氏源流

一、

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本蒲氏,苻洪以其孙坚背上有‘艸付臣又土’之文[按:艹、付合而为苻;臣、又、土,合而为堅(坚)],遂改为苻。”归“以事为氏”之例。(按:《姓氏词典》据《晋书载记·苻洪传》云:“晋代苻洪本姓蒲,前秦略阳临渭氐人。后降晋为征北大将军,因谶文有‘草付应王’,其孙坚背上也有‘草付’二字,遂改姓苻氏。自称大单于、大将军、三秦王。”以背文改氏以应天命之说,实属荒诞,然而古之统治者借以愚弄世人,建信立威施此指鹿为马之技,或亦有之。)

苻姓的历史名人

苻姓古代名人

苻洪西晋末年(公元285~351年),氐族,字广世;略阳临渭人(今甘肃秦安)。流民领袖,著名十六国时期前秦国奠基者,前秦国太祖惠武皇帝,在位时间从公元350~351年为期一年,终年六十六岁。

苻健十六国(公元317~355年),氐族,字建业,苻洪之三子;略阳临渭人(今甘肃秦安)。著名前秦国开国君主,前秦国世宗明皇帝,在位时间从公元352~355年为期四年,终年三十九岁。

苻生十六国(公元335~357年),氐族,字长生,苻健之三子;略阳临渭人(今甘肃秦安)。前秦国厉王,在位时间从公元355~357年为期三年,终年二十四岁。在位期间,前秦大臣被杀者甚多。他有一个残忍的嗜好:活剥兽皮和人皮,并听乐助兴,剥人皮时还要让人跳舞助兴。最终众叛亲离,被其堂弟苻坚所杀。

苻坚十六国(338——385),前秦第三代君主,氐族,字永固,苻雄之子,苻洪之孙,苻健之甥;略阳临渭人。著名前秦国世祖宣昭皇帝,学识渊博,也很有作为,他灭掉了前燕,前凉,代国。在他统治期间,任用贤相王猛,推广儒学,北方地区趋向安定。但他又盲目自大,不听劝阻,在淝水之战中惨败。加上对降将过度信任,还分散氐族人口到全国各地,使得氐族战斗力下降,最终淝水之战后北方又一片混乱。自己也在385年被降将羌族姚苌所杀。成语“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即与他有关。在位时间从公元357~385年为期二十九年,终年四十八岁。

苻丕十六国(公元?~386年),氐族,字永叔,苻坚庶长子;略阳临渭人(今甘肃秦安)。前秦国哀平皇帝,在位时间从公元385~386年为期一年,终年岁数待考。

苻丕苻坚子,前秦内乱时在河北地区与鲜卑族慕容垂作战,曾得到东晋支持,但不久秦晋便不和,苻坚死后在晋阳称帝,但最终在386年被晋军所杀。

苻登十六国(公元343~394年),氐族,字文高,苻坚之族孙,苻敞之子;略阳临渭人(今甘肃秦安)。前秦国高皇帝,在位时间从公元386~394为期九年,终年五十二岁。苻登,苻坚侄,苻坚死后在陇西抵抗后秦,苻丕死后称帝,因为饥荒,曾让士兵吃“熟食”(战争中敌方士兵的尸体),引起后秦军的仇恨,与姚苌在新平、安定(陕甘两省交界处)一带拉锯作战(380年至394年),为人有勇无谋,但多有小胜利,394年,姚苌病逝后在马毛山(甘肃固原南)被姚苌子姚兴所杀。

苻崇十六国(公元?~394年),,氐族,苻登之子;略阳临渭人(今甘肃秦安)。著名前秦国末代皇帝。

苻朗东晋,苻坚侄,前秦青州刺史。前秦内乱时投降东晋,被任命为员外散骑侍郎。好读书,喜欢谈玄论虚,游山玩水。但又十分愤世嫉俗,耻笑奸臣王国宝“人面狗心”,被王国宝所杀。

苻雄十六国(公元?~354年待考),氐族,字元才,苻洪之幼子;略阳临渭人(今甘肃秦安)。著名前秦国丞相。少善兵书,多有谋略,好施下士,便弓马,有政术。苻健称帝后虽权侔人主,而谦恭奉法,被苻健视为周公。攻长安、破谢尚,均有功。后从太子苻苌帅众抵御桓温,大败于峣柳、白鹿原。后为拒桓温,呕心沥血,击退桓温后,不久病死,苻健哭之呕血。

苻菁苻健侄,前秦将领,曾随苻健攻取关中。后不满苻生为太子,被苻健所杀。

苻姓名字大全更多

苻献梅 苻开姬 苻英参 苻呈运 苻远位 苻叔香 苻生门 苻瑈 苻菊屏 苻妹囡 苻茶萍 苻娟桂 苻花枚 苻枚霞 苻嫩莲 苻香鸾 苻英变 苻姝玫 苻莹巧 苻娇露 苻瑶娥 苻妹莺 苻娟蕊 苻雪嫔 苻莺儿 苻桂丝 苻梅韵 苻婷娣 苻芹妃 苻芹烟 苻微莎 苻黛梅 苻媛姿 苻萃娥 苻苹儿 苻娟娅 苻静浓 苻恋菊 苻黛洁 苻婷玥 苻苹娥 苻忆玫 苻君绒 苻兄妹 苻翠嫒 苻翠樱 苻曼蕊 苻丽纷 苻绮玫 苻琴格 苻媛女 苻荷音 苻幼姬 苻莺丽 苻霞岚 苻兰蝶 苻伶菊 苻鹃玲 苻姝凤 苻莉娉 苻粉柔 苻巧甜 苻淑汾 苻丽骊 苻娜倩 苻滢丽 苻芹女 苻坚 苻耀文 苻登朝 苻听佐 苻建国 苻学昌 苻家荣 苻学智 苻传良 苻景华 苻玉章 苻诜 苻琴娜 苻玲芹 苻芝莉 苻帮根 苻凤甜 苻调芬 苻位珍 苻六银 苻姣静 苻正早 苻镜深 苻朋连 苻婉璇 苻巧子 苻见礼 苻善湖 苻在小 苻萃蓉 苻可孝 苻宜妹 苻慧球 苻球芳 苻羊保 苻作蓉 苻启位 苻家荫 苻亭花 苻自淑 苻柳菁 苻存儒 苻显苗 苻汉模 苻学慈 苻薇萱 苻雷冲 苻兴苍 苻祖官 苻训水 苻亚法 苻九宽 苻凤求 苻威萍 苻伟统 苻保具 苻祖令 苻殿稳 苻阳莲 苻传伏 苻则信 苻擒虎 苻石果 苻安献 苻现蕊 苻拥丽 苻银锐 苻荫田 苻柳河 苻其响 苻好泉 苻炎勤 苻忠愿 苻帮栋 苻卷书 苻蕴真 苻茂易 苻钰姣 苻锦郎 苻西竹 苻晶 苻君 苻琼 苻威 苻新 苻博 苻杨 苻清 苻彪 苻凤 苻锐 苻虎 苻振 苻星 苻珍 苻卫 苻兴 苻芬 苻恒 苻朋 苻月 苻民 苻磊 苻超 苻鹏 苻明 苻玲 苻莉 苻英 苻悦 苻芹 苻生 苻妍 苻翠 苻越 苻蕊 苻达 苻程 苻花 苻泉 苻子 苻苗 苻园 苻婕 苻喜 苻璇 苻尧 苻臣 苻丹 苻建 苻卫红
百家姓大全提供苻姓起源,苻姓的标识,苻姓繁体,fu姓,苻姓,苻姓的拼音,苻氏,苻姓起源,苻姓名字,苻姓明星名人,苻姓名人有哪些,苻姓的读音,苻姓分布,苻姓郡望堂号,苻姓起名等苻姓氏的介绍。

百家姓首字母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